最近几天,我国的猪市表现较差,跌,跌,跌,连续下跌了5天,生猪均价跌落到18.3元/斤左右,且暂时还没有“止跌”的意思,真是太伤心了!当然,在外行人看来,猪价在18元/斤以上运行,一头猪能挣到2000多块,猪友都该满足了。然而,作为一个养猪人来讲,猪周期即将要到来,以后不可能挣到大钱了,多么希望猪价能够继续飘红啊!
截至9月8日为止,生猪外三元均价为36.69元/公斤,较昨日的猪价上涨0.12元。全国的猪价“5连跌”,有11个地区的猪价下跌,只有甘肃的猪价上涨,其它地区的猪价保持稳定。其中,华北,东北地区的猪价保持稳定,暂时没有涨跌调整的现象;西北地区的猪价涨跌交互,甘肃上涨了0.1元,而陕西则下跌了0.1元;华东,华中,华南,华北,西南地区的猪价稳中下跌,下跌幅度为0.1~0.3元之间,下跌幅度最大的是重庆的0.3元,其它地区的下跌幅度较小。
那么,猪价“5连跌”,短期内的猪市该如何走呢?上涨,还是下跌!
从区域表现上来看,北方地区的猪价“一马平川”,没有几个地方是绿色的,且甘肃还露出一个“红”头来,而南方地区的猪价则是继续下跌,不过,下跌的幅度也是比较小。那么,根据多年的猪市观察来看,在一些地方的猪价趋于稳定之后,养猪户们将会减少卖猪的次数,迫使屠企不断地提高生猪价格。
从有利因素上来看,据权威网站发布的消息,为了构筑非洲猪瘟疫情保护屏障,湖南省多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入湘生猪及生猪产品实施制定通道管理的通告》,自2020年11月1日起,所有入湘生猪及生猪产品必须经由指定的29个指定通道运入。也就是说,未来生猪的调运工作有一定的难度,猪价的涨跌幅度也不会很大,且能达到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的目的。
另外,7,8月份是大汛期,南方地区的强降雨天气频繁,生猪去产能迅速。可是,天气越来越凉爽,人们对猪肉的消费需求增加,加上农村秋收工作火热进行中,国庆节,中秋节的备货工作开启,都会促进一定的猪肉消费。
从不利因素上来看,一方面是近段时间以来,国家开启定期投放储备猪肉的模式,每隔7天就会投放储备猪肉,比如,4日投放了2万吨储备猪肉。那么,按照惯例,预计国家在11日投放储备猪肉,从而抑制到一定猪价的上涨步伐。
另一方面是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8月共进口肉类83.2万吨,降至今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环比跌幅达到17%。可是,前8个月累计肉类进口量仍大幅度超过去年同期,达到658万吨,同比增长73.4%。况且,以前停止对华出口的工厂,特别是一些大厂已经陆续恢复了对华肉类的正常输出,未来的肉类进口量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总而言之,在短期内的生猪供应紧张,又撞上市场上对猪肉消费需求增加,预计短期内的猪市有望“绝地反弹”,养猪户们都要抓住出栏的机会了!那么,大家又是怎么认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