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的天文学家团队,在通过对恒星风的研究后,得出了恒星风的产生与恒星伴星、系外行星等有关的这一结论,同时表示,恒星风并不是球星的,它们有着千奇百怪的模样,甚至有的看起来好像是猫眼,还有着类似于爱斯基摩人的模样。
什么是恒星风?
在系外行星的探索上,包括太阳系之内我们熟悉的八大行星,很多星球上都会刮风,拿我们生活的地球来说,每时每刻都在刮风,只不过风力等级不同罢了。
那么,恒星也会刮风吗?答案是肯定的。什么是恒星风?现代研究认为,恒星风是一种从恒星内部不断向外运动的物质流,它和我们熟悉的太阳风暴类似,但是恒星风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且它释放出的能量也没有太阳风暴来得猛烈。
或者更加直白一点来说,恒星风就是从恒星诞生开始,伴随着恒星演化而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在恒星风进行的过程中,恒星的质量也在不断流失,最终恒星进入到生命尾声,迎来了另一种生命形式。
恒星风是如何形成的?
在科学家们发现太阳风之后不久,就有科学家提出了恒星风的猜想。后来,在对恒星的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从恒星的光谱中找到了恒星风存在的间接证据。
科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恒星风的呢?在对M型巨星和超巨星的观测中,科学家们发现,恒星的光谱线被一分为二,一条宽而浅,另一条则是锐而深。最终,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研究者判断,是由于恒星内部存在着一种向外扩张的物质,形成机制类似于太阳风,一直到它“吹到”远离恒星光球的地方。
大量的数据表明,恒星风的移动速度大约为上千公里每秒,当它“吹过”的时候,大量的热气壳被抛出,恒星的质量也随之流失。
不过遗憾的是,一直到今天,究竟恒星风为何会出现,科学家们目前尚无定论。因为它无法直接观测到,这也为研究恒星风带来了不小的难度。现代科学一致认为,研究恒星风是恒星物理研究领域中,最难的课题之一。
不过,科学家们对于恒星风的形成,仍然有相关的猜想。比方说,有观点认为,恒星风是诞生于恒星色球和星冕之间,那里由于温度较低,所以在压力下便会向外抛射出一定的物质气体。
而在最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们也指出,大量的数据表明,恒星风是不对称的,它可以是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而且在恒星演化的过程中,恒星风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那么,当70亿年后太阳正式进入尾声,它的恒星风又会是什么模样呢?
70亿年后的太阳
在现有的研究理论中,研究者发现,越是看起来奇怪的恒星风,它其实受到外界影响的因素就越大。比方说一些螺旋形的恒星风,它一般都与恒星的伴星有关,或者是恒星系统的周围,存在着较大质量的系外行星。
在太阳系中,虽然目前已知太阳系有八大行星,但是近年来的研究一直认为,太阳系边缘极可能存在着一颗太阳伴星或者是一颗巨大的未知行星。
这也意味着,伴随着太阳的演化,太阳的恒星风也会变得越来越“奇怪”。当然,即使最终人类并没有找到猜想中的太阳伴星和未知行星,太阳的恒星风仍然会呈现微弱的螺旋状,这与太阳系的行星构成有关。
研究者表示,大约70亿年后,当太阳进入生命的尾声,受到木星、土星这种巨大气态行星的影响,由于它们的质量非常大,同时在太阳恒星风不断“吹过”的过程中,太阳生命尾声的质量流失也已经非常多了,所以,木星和土星会成为干扰太阳恒星风形状的主要力量,70亿年后的太阳恒星风,极可能是蝴蝶状或者是螺旋状的。
这个时候的太阳已经是垂死阶段,甚至不排除木星和土星会让太阳恒星风变成玫瑰花瓣的形状,这个发现是非常有趣的,因为这意味着,宇宙中那些看起来只是一个个亮点的恒星,事实上在恒星风的作用下,都是千奇百怪的形状。
资料来源
《中国科学院》9月25日文章《70亿年后,垂死太阳刮什么风?恒星风研究重塑星系演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