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产市场上,一直有这么一种错误的认知:调控继续加严,房价必然下跌。
按照这个推理,未来的某个时间段,中国房价会大降价,到时候人人都可以买得起房子,市场上到时候会房子烂大街了。
事实真的如此吗?很显然不是。
楼市指闻认为,调控的根本目的是确保房地产行走在平稳、正确的道路上,而非抑制高房价。调控具有双向性,既要防止过冷、也要防止过热。
房价之所以持续高涨,核心原因还得从商品的基本价值规律说起,在市场经济规律中,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需关系的影响。近些年来,CPI稳步上涨,M2增速始终保持在8%-12%之间,也就是说,货币的对内购买力始终处于缓慢贬值过程中,物品的价格在悄无声息中悄然上涨,10年前一个土鸡蛋只需要5毛钱,现在一个土鸡蛋价格高达1.5元。这背后就充斥着复杂的CPI和M2的因素。
钱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货物市场价格微涨成为必然。房子也在其中。钢筋、水泥、黄沙的价格都在不断上升,这些都是建房的直接材料成本,基建在商品房价格占比40%-60%,建房成本上升,房价焉能不涨?
所以说,长期来看,房价不会跌;但是在个别月份里,房价小范围横盘或者微跌是可能的。
9月楼市“大降价”?央行新规,开发商亲口承认。
先来看看一则新规定,前不久央行和住建部召集主要房地产开发商进行座谈会,座谈会传出新规定,将进一步收缩房地产的开发投资和融资计划,简称给“房地产控制水源”。在这些举措中,备受关注的有“三条红线”原则:
1、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 70%;2、净负债率大于 100%;3、现金短债比小于 1 倍。
三条红线卡住了很多房地产企业的资本来源渠道,让不少房企在最近的几天里感到着急。根据房地产专家预估,我国现存的房地产企业中,超过80%的房企都达不到“3条红线”的基本标准要求,也就是说,如果开发商想要今后继续吸纳资本、融资的话,就必须控制在“3条红线”之内,不然就不可能。
如果说事情到此为止,那咱们今天的话题就不用谈了,关键在于,一方面“三条红线”限制了房企们的融资能力,另一方面房企们恰恰需要更多的资金灌溉。
根据《观点指数·2020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白皮书》数据,在2020年的上半年,有近90%房企销售没有完成销售目标,万科、龙湖、碧桂园等均在行列,有的完成度只有26%左右,回款难度可想而知。
融资收紧的同时,房企们销售状况不佳,问题接踵而至:债务如约而至。根据一项房地产机构研究数据,在2020年的下半年,房企们一共有高达4122.79亿元债务到期,仅在7-9月份就超过1500亿元债务需要偿还。
新规下,这种窘况如何化解?楼市指闻认为,估计只有“降价促销”一条路了。
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市场销售中,营造出更高的销售氛围,进而带动市场潜在的买房消费能力,在薄利营销的举措下化危为机。虽然很多人认为,多年以来也没有见到开发商真的降价促销,但是在生存和利润的权衡中,前者显得至关重要。
在笔者身边的不少开发商中,已经透露出正在准备“金九银十”降价促销的活动的信息,虽然他们本身也不看好这个“金九银十”,但是为了尽可能实现销售目标和最大可能回款,他们依然硬着头皮在进行促销活动,地段优势的房子降价促销力度小,地段差、卖不掉的房子打折促销的力度更大。
9月起,房子“降价潮”,3类房子“全部凉凉”:
1、非商品房产权的房子。非商品房的产权房很多种,小产权房、村产权房属于其中典型的两种,为啥不建议人们购买小产权房呢?关键在于这种房子“便宜没好货”,正所谓一分价格一分货,商品房价格高高在上的时候,年轻人买不起商品房退而求其次买小产权房情有可原,但是在商品房价格平稳或者下跌的时候,小产权房只有降价的份了。
2、收缩型城市的房子。社科院在2019年就曾直言“三四线部分城市在失去了政策托底之后,或进入下跌区间。”一二线城市的商品房尚且不涨价,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何以为继?特别是收缩型城市,房地产更加没有保障,买房人建议避开。
3、房龄大的房子。在银行的买房贷款审批时,有这个一个环节,对房龄有严格限制,一旦房子超过25年,那么要想获得贷款几乎不可能,银行贷款出于利润,也就是说,银行认为房龄一旦达到25年,那么这套房子就不保值了,不足以作为等值抵押物存在,所以买房人也应该放弃高房龄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