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行长期立足中国市场是大趋势(“走进外资行”系列访谈)

资料图片

外资行长期立足中国市场是大趋势(“走进外资行”系列访谈)财经在线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图虫创意 图

编者按:

2020年被称作“外资元年”,取消外资股比限制、放宽外资机构准入条件,中国金融业迎来全面开放。

那么,新发展格局下,外资银行从中看到了哪些机会?又有哪些自己的打算?未来对中国金融开放还有哪些期许……

《国际金融报》推出“走进外资银行”系列访谈,与外资行的首席执行官、首席经济学家、财富管理部负责人等聊一聊他们心中的答案。

初见王丹是在9月的一个清晨。恒生银行大厦46层,她在一个靠窗的座位上阅读着报纸上的国内外新闻。窗外,黄浦江边可以看到来来往往的船只。

现阶段,可以看到,中国正逐步走出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并拥抱出口、消费等领域的反弹,但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身处疫情下愈加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

尽管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但中国政府对“一带一路”项目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减,并继续支持大型企业走出去。国内层面,随着金融开放政策密集出台,外资行在粤港澳大湾区等地“掘金”的积极性也已被点燃。

在一个小时的采访中,王丹不仅从“短线”和“长线”角度分享了对国际贸易摩擦的看法,还明确地表示了对外资行长期立足中国市场的信心。

近年来,恒生中国一直在拓展中国地区业务,这不仅仅是其兑现承诺的一部分,更取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势头、城镇化进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程度。而叠加陆续出台的金融开放政策,未来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大。

1中美贸易的“短线”和“长线”

“如若从更长期的视角如10到20年上看,尽管中美之间的竞争关系依然存在,但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以及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美之间的合作必然会越来越多。”

作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经贸磋商不仅是中美之间经济关系的重要问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世界经济与贸易发展的脉络和格局。

那么,对以跨境业务为主的外资行来说,是如何看待中美贸易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挑战呢?

王丹告诉记者,中美贸易及其带来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会给外资行带来来自贸易和投资两个方面的挑战。

贸易方面,受疫情和紧张局势影响,很多的企业事业重心偏向于国内,或进一步进行外贸转内贸;投资方面,随着美国和欧洲一些主要经济体投资审查加强,不排除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和并购的步伐出现放慢的可能,与之同时还有降低海外融资需求的可能。

而对于一向擅长外汇套期保值和境外融资的外资行来说,无疑要面对这些新的挑战。

不过,王丹告诉记者,3至5年内需要更多关注中美贸易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但如若从更长期的视角如10到20年上看,尽管中美之间的竞争关系依然存在,但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以及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美之间的合作必然会越来越多。因此,长期来看依然持有乐观态度,可以说机遇更多。

而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现阶段对外资行来说,最大的准备就是调整业务模式,并且立足中国国内市场。

“各个国家都变得比以往更加保守,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王丹表示,疫情影响了很多国家的海外投资计划,各个国家都把恢复国内经济作为首要目标,所以相对来看资金要“内移”而不是“外投”。在这种情况下,外资行需要更加深刻地理解企业的需求,同时抓住一些新的业务发展机遇,比如“一带一路”沿线的重点国家和地区。

记者了解到,中国对“一带一路”项目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减。过去的几个月,即便是在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依然支持大型企业走出去。投资范围不仅包括当地的基建项目,还有很多社会项目比如医院、学校,丰富了“一带一路”的内涵。

“对外资行来说,其中最大的机会便是利用政策帮助中国的一些国有企业找到合适项目并提供外币融资,平滑外币风险。”王丹告诉记者,另一个角度,“一带一路”在国内开展的部分,比如西安、昆明、成都等地与中亚地区在能源、电网领域进行合作的项目,已经有不少外资行积极参与并提供借款便利,“这个趋势会持续下去”。

2深度融入中国产业链升级

“包括恒生中国在内的外资行在支持中国传统产业发展方面已深耕多年。而现在可以看到的是,和高新技术相关的产业,机会还有很多。无论是本币还是外币,相关企业都有着很大的融资需求。”

就恒生中国而言,近年来一直在拓展中国地区业务。以2019年为例,其资产负债表有15%的增长,贷款规模约有22%的增长。这亦是其践行在中国长期发展承诺的体现。

而从外资行整体来看,王丹告诉记者,虽然各家具备的优势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讲在国内业务布局上还是要扩张的。这取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势头、城镇化进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程度等因素,再加上金融开放政策,一起推动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

有分析认为,外资银行进一步提升银行本土化水平有助于更准确和迅速地把握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和产业发展趋势。

据记者了解,“深度参与到中国产业链升级中”也被包括在恒生中国未来一年展业的期待里面。长期来看,更是如此。

王丹指出,包括恒生中国在内的外资行在支持中国传统产业发展,如农业、电机、电子工业方面,已经深耕多年。而现在可以看到的是,和高新技术相关的产业,如智能汽车及电池或人工智能领域,机会还有很多。无论是本币还是外币,相关企业都有着很大的融资需求。

而另一方面,外资加速入华则体现在对股票和债券这两个市场的投资。那么,未来3到5年,这样的趋势是否会持续?

在王丹看来,未来中国股市、债市的变化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其中之一便是美国的货币政策。

美联储在最新货币政策里放弃了2%的通胀目标。这意味着无限提供流动性至少会在未来三到五年持续。利差的加大必然会导致资金一定程度上从美国流向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对于中国股市、债市需求都会提高,同时也会推高两个市场的估值。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两个市场已经有上升的势头。“未来的3到5年,这样的势头不排除会更加强劲,尤其是很多公司被纳入MSCI,对于大型境外投资者来说,对中国股市、债市的权重都会提高,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和跨境资本流动都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王丹进一步指出。

她还表示,今年以来,中国金融开放政策密集出台,并有加速的趋势,会看到更多沪港通、深港通这样的促进两地资金交流的跨境理财渠道出现。近年来,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有所放宽,未来外资行能够提供的产品也会更丰富。

具体来看,在提供本币结算理财产品或者贷款之外,还有很多可以用外币结算的产品出现。此外,在跨境理财通这样的概念受到足够多重视的情况下,对于外资银行来讲,无论是服务中国内地企业客户,还是服务中国内地个人客户,两方面的机遇都很大。

3下一步“掘金”大湾区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布局一直是恒生中国在内地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恒生中国在大湾区的业务网点和客户群体占比都接近40%。这是一个值得抓住的机会,可以把业务做大做强。”

粤港澳大湾区是金融开放政策的最主要集中地之一,也是金融开放的先行地和前沿地带。几乎所有的外资行都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其未来业务增长最重要的布局之一。

王丹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大湾区在国内拥有最先进、最完整的产业链。从企业层面看,在深度融入世界产业链的同时也有较多的境外融资需求;从资金角度看,丰富度和参与度都是非常高的,包括台资、港资和来自欧美的外商,其投资首选都是粤港澳大湾区。

可以说,尽管面对多变的经营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但恒生中国依然坚信粤港澳大湾区有很好的发展机遇。

恒生中国行长宋跃升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已经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小组,该小组不仅仅立足于恒生中国层面,母行恒生银行的行长、所有的执行委员会高级成员都会参与其中。相信在疫情过去后,这部分的业务会更加持续。

据宋跃升透露,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布局一直是恒生中国在内地业务发展的重中之重。恒生中国在大湾区的业务网点和客户群体占比都接近40%。“这是一个值得抓住的机会,可以把业务做大做强”。

目前,这一地区的业务版图还在扩大中。比如,今年6月公布的跨境理财通框架允许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粤港澳大湾区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

谈到对这一政策的准备与期待,王丹告诉记者,目前恒生中国已经准备好了产品,将会在近期推出。其意义在于推动资金的双向流动,一方面方便资金南下,另一方面方便资金北上,给香港和内地的投资者都提供更多的投资标的。

“尽管第一批只有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广州、深圳居民可以购买跨境理财通产品,而再往前看,明后年会有更多内地的城市被包括在有资格购买的范围内。”王丹表示。

据恒生中国方面透露,总体来看,推进“跨境理财通”的各项准备工作要按照稳妥有序、风险可控的原则,制度和系统建设的进一步完善还有待相关细则和具体要求的颁布。

有分析认为,金融开放不应仅局限于市场准入,也要重视市场治理和产品发展,这一块空间其实很大。

对此,王丹对记者分析,过往的展业过程中,外资行在服务中国内地企业方面的布局已经比较广泛和深入。但对于个人金融消费者相关服务,可以说才刚刚起步。“如果有更多的金融开放细则和负面清单出台,相信外资行都会积极参与到新产品的开发中来”。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