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商品”唱主角 订单暴增生产忙
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 木
“新的购物热潮来了!”德国电视一台近日报道称,随着“黑色星期五”“网络星期一”、圣诞节即将到来,加上许多国家正处于第二波疫情之中,全球掀起新一轮囤购潮:除防疫物资、圣诞饰物外,家具、小家电、玩具等商品也出现热销。德国柏林经济学者里德尔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中国是世界的‘工作台’,现在又是全球唯一的工业生产正常化的主要经济体,可以为世界提供急需的商品。”
“希望从中国网购”
由于欧洲新冠肺炎第二波疫情暴发,从11月初开始,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近20个欧洲国家陆续宣布“封锁”令,餐厅、酒吧、剧院、电影院、健身房等娱乐生活场所将被关闭。类似情况也发生在南美洲、非洲等一些国家。不少国家的商店尽管没有全部关闭,但消费者的购物情绪已受到影响。
“这将导致消费者更多选择网络购物。”经济学者里德尔说,全球大型电商平台成为疫情中的赢家。在2020年第三财季,电商巨头亚马逊净销售额达到961亿美元,同比增长37%左右。中国电商如AliExpress(全球速卖通)、Joybuy等也成为受益者。许多消费者希望登录中国平台,购买既有价格优势、在设计上又越发人性化的中国商品。
圣诞节是西方的购物季。往年,西方消费者喜欢前往圣诞市场,购买本土工匠制作的传统圣诞装饰、圣诞纪念品等。不过,今年包括德国最著名、最大的纽伦堡圣诞市场在内的大多数圣诞市场将被取消。这意味着西方民众会转移到实体店或网店购买圣诞物品,而商店内的圣诞物品2/3为“中国制造”。此外,“黑色星期五”“网络星期一”、元旦等一系列购物高峰,也让全球商店的备货量加大,需要更多中国商品。
随着圣诞的临近,多国政府给民众发补贴,这将刺激民众在圣诞节购买大量商品,推高对“中国制造”的需求。最近,不少中国外贸企业都获得“意外的订单”。一些国家的本土企业因为疫情导致停产,订单被转移到中国工厂,使得已经进入正常生产的中国企业订单增加,出口增长明显。
家电家具增长明显
在第二波疫情中,哪些中国商品会受到全球消费者的青睐?在德国最大的连锁百货商店考夫霍夫的一家柏林分店,《环球时报》记者看到,商店一楼已开辟了一个大型圣诞购物区,专门销售各种圣诞商品,包括圣诞树、圣诞灯具、圣诞老人服饰、圣诞球、雪花串、五星棒以及各种儿童玩具等。商店经理奥拉尔夫对记者表示,这些圣诞商品一半以上是“中国制造”。在圣诞商品和玩具方面,中国企业提供的货源品种齐、价格优,而且每年都会有新品。
记者观察到,往年,欧洲等地在“黑色星期五”等购物节上,折扣尺度并不大,大多在25%左右,但今年50%的折扣也很普遍。许多电商从11月初开始就已经打折促销,产品以电子设备、家电、服装等为主。在德国最大的电器连锁店Media Markt的一家分店,记者看到,在各个分类区,摆放着不少中国品牌的产品。经理摩尔对记者表示,中国家电特别受欢迎。比如小米电视机,比三星的便宜不少。艾媒网的统计显示,疫情期间居家生活明显提高了家电使用频率,小家电产品的海外需求明显增长。今年上半年,中国的电炒锅、面包机、榨汁机等出口分别增长62.9%、34.7%、12.1%。
疫情下,网络订购家具等大件产品也在大增。《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到,中国电商和家具厂商因此成为受益者。全球速卖通9月大件家具销售额同比增加3倍,居家办公椅在欧洲销售额暴涨500%,沙发销售额同比上涨超200%,大型室内灯具上涨超50%。这对产能占全球1/4的中国家具生产企业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速度就是生意
不少欧洲商家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以前,圣诞季的产品7-10月从中国通过海运发出,经过4-6周抵达欧洲。现在由于全球其他地区生产受到影响,各地需要更多中国产品,因此目前仍在向中国订货。此外,中国拥有发达的运输网络,可以更快将货物送达世界各地,也促成中国商家海外订单暴增。
全球速卖通最近成立全球首个大件商品零售出口集货仓,填补30公斤以上大件商品零售出口的物流空白。多个商家的订单可以“拼集装箱”出海。电动摩托、床、沙发等超重超大件,或者浴缸、马桶、瓷砖等易碎品,都可以通过集货仓发往世界各地。
不过,对于不在全球速卖通销售的企业,则需要自己寻找运输线路。美国旧金山华商叶先生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往年这个时候,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货轮运费已经稳定,但今年仍在飞速上涨。由于疫情期间提供的运输工具减少,如何快速准时运达货物仍是一个问题。
里德尔提醒道,中国产品需在品牌、质量等领域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比如,售往美国市场的个人电动移动设备,需要提供NRTL认可实验室出具的UL 2272认证证书和包含UL标志的商品包装实物图;售往欧盟市场则需要提供EC符合性声明和包含CE标志的商品包装实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