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挑战赛收官 促成意向合作80余项

南方网讯 11月5日下午,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暨2020广东创新挑战赛(下称“创新挑战赛”)在东莞松山湖落下帷幕。

此次大赛共征集和挖掘创新需求486项,征集解决方案242个,促成意向合作80余项。其中,东莞赛区共征集和挖掘创新需求217项,征集解决方案105个,共计促成企业和挑战团队签订意向合作协议30项,意向金额达8730万元。

作为以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为目标导向的研发众包国家级创新活动,创新挑战赛自启动以来,通过“密集走访”“专家调研”“揭榜比拼”等方式,为企业和科学家搭建了高效的沟通平台,为技术需求与科技成果建立了良好的对接机制。

通过此次赛事,东莞为企业解决技术创新需求难题,探索建立了以需求导向、产学研一体的协同创新机制,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新抓手,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新动能。

不久后,创新种子在东莞松山湖乃至广东,多点发芽、遍地开花和全面结果也将逐一实现。

15支队伍同台打擂

揭榜比拼释放创新潜能

“坚持问题与需求为导向,政府搭台、企业与科学家唱戏”的组织模式,是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与广东省科技创新发展思路高度契合的载体。

今年,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在广州、东莞、中山三地举办,并同期在佛山、江门举办广东创新挑战赛,在2019年赛事成效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创新挑战赛的积极作用,让创新步伐遍及南粤大地。

自赛事启动以来,经过两个多月的产业调研、资料搜寻、企业访谈和现场交流,广东赛区共挖掘企业技术需求486条,占全国需求征集总量的近五分之一,赛区征集量排名第一。各赛区企业在需求挖掘阶段均踊跃参与,与专家团队积极探讨、研究各类技术问题,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创新热情和动力。

秉承“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组织模式和专家服务的创新原则,赛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着力从需求挖掘、需求发布、需求对接和需求服务等四个方面开展工作,精准挖掘产业技术需求,解决好“需求难对接”“专家难匹配”“技术难攻克”和“政策难应用”四个基本问题。

通过揭榜比拼的形式,技术需求方可以优中选优,遴选出最优最佳的技术解决方案,或把多个技术团队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充分激发和利用广东数量巨大的科技研发队伍的创新潜能,催生出更富想象力和活力的创新技术。

历经了需求征集、需求发布、需求对接和解决方案征集等多个程序,现场决赛上,最终围绕广州、东莞、中山、佛山和江门五个赛区重点产业的关键技术和“卡脖子”领域,甄选出5个重点企业需求及分别对应的3个解决方案,15支队伍同台打擂。

中科计算机(广州)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东工业大学表面工程团队以及复旦大学在本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中获得一等奖;众源科技(广东)股份有限公司、东莞理工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及广东工业大学获得二等奖;广州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河南理工大学、东莞伊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离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学院获得三等奖。

 聚焦行业共性问题

精准切入企业痛点堵点

“我们是通过东莞理工学院以及组委会的主动联系了解到这个赛事。”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下称“长盈精密”)的项目负责人李惠仪表示,组委会的到来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自今年7月开始,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组委会就派遣了多个由技术专家、管理与服务顾问组成的工作小组前往赛区内企业、科研机构、科技园区进行走访交流,与企业面对面地了解需求及难题,而长盈精密正是受访企业之一。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长盈精密成立于2001年7月,是一家专业从事移动通信终端、数码及光电产品等配套精密手机金属外观件、手机金属边框、精密电磁屏蔽件、微型精密连接器等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成长性股份制企业。

尽管已经是业内“顶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长盈精密也遇到了包括不同属性材料间的融合技术、切削面阳极处理无色差技术、铝材料冲压后阳极处理技术等工艺难题,一定程度上对企业产品的良品率以及制造成本产生影响。

事实上,长盈精密遇到的问题,同样也是行业内的共性痛点,而随着产品持续迭代更新,更多新的难点仍在不断地产生。

同时,李惠仪表示,这些行业难点的解决不仅能够提高公司产品的良品率和生产效率,而且能帮助企业获得国内、国际众多客户的认可。“通过挑战赛,不仅能壮大我们自己的研发队伍和研发实力,还能加深公司与高校间的产学研合作,联合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使公司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稳居前列。”

通过分析对比此次赛事收集的400余条需求,博士科技副总裁杨理芳发现,不少同类型企业在共同领域内表现出了共性的技术需求。“例如,东莞部分中小型企业,由于在共性技术的研发投入及技术储备不充足,他们对于共性技术的需求表现非常显著。而在一部分代表业内顶尖水平的大规模企业内,技术需求代表着整个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与技术痛点。”

根据收集到的技术需求,组委会借助自身拥有的全国近4万多个专家的成果及资源的大数据库平台,针对性地在全国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研发机构中专门挖掘能够提供解决方案的团队,同时联动一些参与单位的海外科研院所,为解决方案的匹配提供技术的支撑。

 以需聚才

让科研成果不再“停留纸上”

在此次中国创新挑战赛中,“LED屏发光质量检测”同样也是中睿智能亟需攻克的技术难点。为了针对性解决中睿智能提出的难题,组委会精准匹配了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及自动化制造领域的多位技术专家前往实地走访,全面了解格力家电和自动化制造两大产品体系。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周延周,专注于研究LED显示屏质量检测问题,创造性研发了一套成熟的标准程序来解决这一行业难题。

“我们对这一标准做了多年研究,在最后的校准程序上,运用算法能够使之避免像素点之间的干扰,出厂检测的结果更加精准。”周延周说。

在本届挑战赛的走访与对接中,周延周发现:“大部分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也是高校院所亟需攻坚的‘卡脖子’问题,挑战赛使得院校的研究发挥价值,这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成就感,还能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否则研究一直停留在纸面上就太可惜了”。

目前,周延周团队已组织走访了中睿智能,双方将就LED显示屏质量检测问题展开深度需求对接。

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副教授张永君与周延周有相同感触。在现场决赛当天,张永君团队与长盈精密就技术需求“铝材料冲压后阳极处理技术”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长盈精密这一技术需求是行业共性难题,事实上我们学校对这一领域问题已经研究了十几年,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很成熟的解决方案。如果不是因为组委会找到我,我们也不会知道原来有那么多企业需要这个技术。”张永君感慨道,此次赛事提供了技术与需求对接的平台,对加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对于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宜安科技”)而言,通过对接平台寻求技术帮助已不是新鲜事。“政府多次组织企业到不同的高校交流对接,这使得我们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瓶颈突破的效率大大提高。”公司副总经理、科研总监李卫荣表示,近年来,公司依靠政府搭建平台而成功实现技术需求对接与转化的有80%—90%。

“我们现在越来越关注实际,在设定研究方向的时候就会调研当地企业的实际情况,这样能够集中力量攻克实际难题,最大程度地释放创新潜能与生产力。”来自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与大连交通大学的团队负责人付莹介绍,遵循这一经验,早在去年年底,团队已与宜安科技开始对接交流,合作攻克高强高导铝合金与器件一体化制造技术的“天花板”。

“希望以本次创新挑战赛为契机,在松山湖建立起以企业技术需求为导向的长效供需对接机制,真正做好需求挖掘、需求对接、需求服务等全链条技术转移服务工作,切实解决企业创新后顾之忧。”松山湖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松山湖正广泛发动区内企业、孵化园区、行业产业协会、新型研发机构,并联合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国内外各方科技创新力量,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进一步助推东莞松山湖新一轮大发展,让各类人才和成果在松山湖“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用得好”,更好地激发园区产业发展活力。

南方日报记者 张仕婷 刘慧茹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