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优势,牛大场紫荆村红薯种植大户李世银盘活村里600余亩闲置土地发展红薯种植,通过与公司签订保底价格回收协议,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确保红薯种植收益。
这两天,正是红薯成熟的季节,在该村红薯产业基地里,十余名群众正在忙着采挖、装袋并搬运装车,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
“今年我种了一百六十亩的红薯,发到思南是5角一斤,每亩产量大概在8000斤左右,收入大概就是4000块钱。”李世银说。
通过连片种植、统一管理的方式,成规模发展红薯产业,还能带动附近剩余劳动力就业,现在,每天都有来自马溪、余庆、石阡的五六十名群众到基地务工,增加收入。
“昨天我挖红薯得了170块钱,他们挖得多的差不多200左右。”“自己挖,多挖多得,一天挖个千把斤没问题。”基地里的务工群众一边挖红薯一边和记者算起经济账。
在种植大户积极带动下,通过订单农业的模式,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增加老百姓收入,为乡村经济全面振兴、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施秉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彭刚 任红 李忠蓉
编 辑 潘成婷
编 审 舒忠义
核 发 向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