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国际软件盛会为何相中“天堂硅谷”?

记者 孟娇 通讯员 王方圆 肖鳕桐

今天,2020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简称“软博会”)在白马湖畔开幕,作为中国唯一的、历史最长的、全行业的国际软件盛会,这也是软博会首次落户杭州高新区(滨江)。

软件是信息技术之魂,经济转型之引擎、网络安全之盾,数字社会之基,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从发展技工贸一条街,到争取成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落地,再到打响“天堂软件”硬核品牌、大力建设“数字滨江”……在杭州高新区30年发展脉络之中,软件产业是亮眼一笔。

早在20年前,“天堂软件”在钱江南岸快速崛起,就成为了全国瞩目的“杭州现象”,杭州高新区软件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杭州从打造“天堂硅谷”到建设“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打下了坚实桩基。

“天堂软件”为何会成为“天堂硅谷”的硬支撑?为何软件产业得以在杭州高新区这片沃土蓬勃发展?杭州高新区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不断优化软硬件协同布局,积极构建丰富的数字产业生态,以领跑者的姿态,沉着应对每次产业发展变革的时代浪潮。

“天堂软件”是如何“硬”起来的?

当1997年10月26日国家科委正式复函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将之江科技园内可供成片开发的6平方公里调入杭州国家高新区后,杭州高新产业发展空间极大拓宽,这也意味着杭州高新区迈出了跨江发展的第一步。

白纸作画,启动建设高新软件园,杭州高新区将发展软件业作为重要落笔。在当时的背景下,省市都希望能够通过发展软件产业,找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同时,也可以推进人才、技术和资金要素的优化组合。

这场国际软件盛会为何相中“天堂硅谷”?休闲区蓝鸢梦想 - Www.slyday.coM

1998年11月26日,杭州高新软件园洋溢着一派喜庆气氛,这一天,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在此授牌,命名杭州高新软件园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这是我省首家“火炬软件基地”,也是全国第8个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

在杭州高新区,尽管当时与区内年产值上百亿的通信产业相比,软件产业只是个小弟弟,但这个“后来之辈”凭借其创新热力和超常增势,很快就引起科技部评审委专家和业界的注意——2000年,杭州高新区的软件企业,集中了全省70%以上软件开发和生产能力,而在2001年,杭州高新区各类软件企业在全区企业中占比1/3,集聚着近万名IT精英。

“为什么杭州软件产业会发展得这么好?当时国家科技部对这个现象也很关注。” 在《口述高新区(滨江)发展史》一书中,时任杭州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吴一鹏回忆道,当时杭州高新区出台的软件产业扶持政策激起了发展的“一池活水”。通过该政策,软件企业所缴纳的企业增值税中属于高新区的部分,全部列入扶持资金返还给企业,支持企业发展。

2000年4月,全国首个软件专业孵化器在杭州高新区诞生。在文三路上的创业大厦中,这一平台,不仅实现了专业技术知识、信息、资金和人、企业、机构之间的有序流动,同时也使高新区实现了从“孵化-产业化-国际化”一条龙的战略构想。

创新的火花与创业的激情激荡在一起,孕育出一个个创业传奇,一个个业界第一。比如恒生,仅成立5年,创收已达3个亿,开发的证券软件国内市场占有率已逾40%;在当年名不见经传的信雅达公司,只经过4年的跌打滚爬,就已稳居银行票据光盘微缩系统、电子密码支付系统全国同行业头把交椅……

在2000年浙江省评出的十大软件企业中,杭州高新区就有8家软件榜上有名。以恒生、信雅达、创业软件等为龙头,以大批中小企业为基础的软件产业梯队结构已在高新区得到确立。

2003年3月,“天堂软件”注册商标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批复,杭州高新区的软件企业共享“天堂软件”这一集群的共同品牌。同时,UT斯达康、士兰微、信雅达在融资市场也获得了实质性飞跃,形成了“天堂软件”的上市板块。

至此,“天堂软件”成为领跑者,而凭借杭州高新区技术、人才、产业集聚效应,杭州软件产业也迎来了跨越式发展,2003年杭州累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占全省软件业的92%,为浙江省软件产业跻身全国三甲提供了保障;在2004年中国软件产业最大规模前100家企业中,杭州就有12家企业榜示有名,入选数仅次于北京、广东,居全国第3位。

“软博会”首次落户杭州,为何选在高新区(滨江)?

今天起,超过100位行业大咖将齐聚杭州,展会将通过云上线下向全球展示软件产业“中国力量”的风采。

近年来,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在产业交流、技术展示、成果发布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不仅是全球软件技术产业发展交流合作平台,也是我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技术支撑平台。

如此顶尖的盛会,首次在杭州高新区(滨江)举办,是对杭州软件和数字经济发展的认可,也是高新区(滨江)集中展示“天堂软件”硬核实力、助力软件高质量发展、加速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双轮驱动、加速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落笔。

高新区(滨江)是杭州打造“中国软件名城”的先行者和主力军。信息软件产业是杭州高新区起步最早、企业最多、规模最大的产业,杭州高新软件园在全国软件产业基地中仅次于北京和深圳,排名第三。

自建区以来,杭州高新区就坚持以信息技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如今,该区围绕网络基础产业、互联网、物联网三大重点领域,打造了一条数字经济全产业链体系,阿里巴巴、网易、恒生电子、中控、信雅达、连连支付、安恒信息……该区围绕产业链,引进培育了一批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领军型企业。

作为浙江省首批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示范区,该区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已连续6年位列全省第一,其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更是连续多年位列全省第一。

如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加速渗透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倍增器”和“加速器”作用持续凸显,这种交叉不仅催生了电子商务、智能物流、智慧医疗等新兴产业,也加快了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同时,软件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制造业关键环节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化。

2019年,该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达37家,占全省70%。在高新区(滨江),已有基于supOS工业操作系统的流程工业互联网平台等10个平台列入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名单,17家企业列入省智能化改造工程服务公司名单,在全省占比超12,14家企业列入市数字工程服务机构名单,占全市1/4。

可以说,该区在发展智造供给产业、完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方面,已经初步形成立足杭州、辐射全省的智能制造供给产业集聚区,为省市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企业梯队稳步壮大、科创要素更加集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不断丰富的产业生态,为该区数字经济全产业链成熟发展的产业格局澎湃着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而站在“十三五”与“十四五”的交汇点上,高新区(滨江)将寻求更新突破,在更高平台上实现新跨越。

比如,抢抓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新场景涌现的历史机遇,把握数字技术与生命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用好数字技术嵌入制造业这把“金钥匙”,杭州高新区将加快培育未来产业,加速促进生命健康产业数字化和深度应用,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工业互联网与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向全国乃至全球制造业输出数字技术应用的“滨江方案”。

我们有理由相信,“天堂软件”品牌将越来越响亮,“天堂硅谷”的“硬实力”将越来越强!

编辑:孟娇

相关推荐

  • 友情链接:
  • PHPCMSX
  • 智慧景区
  •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