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

万亿元

中国发布丨2020年央企经济成绩单:实现营收30.3万亿元 净利润1.4万亿元

中国网1月19日讯(记者 董小迪)国新办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介绍2020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彭华岗表示,2020年,央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0.3万亿元,同比下降2.2%;降幅较一季度的最低点收窄了9.6个百分点。央企效益先降后追,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4万亿元,同比增长2.1%,近八成央企净利润同比正增长。2家企业净利润超千亿元,4家企业净利润超500亿元,39家企业净利润超百亿元。24家企业净利润增长超25%,43家企业净利润增长超10%。央企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12%,同比提升0.0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6.5%,同比提升0.2

2020年我国GDP同比增长2.3%,首超100万亿元

权威快报丨2020中国GDP首超100万亿元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数据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这是里程碑式的跨越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679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1.7%,居全球第11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1986年经济总量突破1万亿元2000年突破10万亿元,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10年突破40万亿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重要关口2016年越过70万亿元2017年越过80万亿元2018年越过90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超过16%2020年,面对疫情等

2020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19.63万亿元

本报北京1月12日电(记者吴秋余)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9.63万亿元,同比多增2.82万亿元。据初步统计,2020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4.86万亿元,比上年多9.19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0.03万亿元,同比多增3.15万亿元。到2020年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84.8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7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在贷款方面,2020年12月末,我国本外币贷款余额178.4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63万亿元,同比多增2.82

2020年全国税收13.68万亿元,新增减税降费超2.5万亿元

1月8日,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及税收改革发展任务,全国税务系统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5万亿元。与此同时,去年各级税务部门共组织税收收入(已扣除出口退税)13.68万亿元,同比下降2.6%。去年我国税费收入预算任务圆满完成,全年各级税务部门共组织税收收入(已扣除出口退税)13.68万亿元,同比下降2.6%,但比财政预算安排的目标高0.8个百分点。我国以系统性税收优惠政策“多策组合”的绿色税收体系框架已构建形成,2020年各级税务部门为399万户纳税人办理延期缴纳税款292亿元,实现90%的涉税事项、99%的纳税申报业

超2.5万亿元!2020年减税降费政策很给力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2020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5万亿元,同时完成税费收入预算任务,组织税收收入13.68万亿元——1月8日,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发布信息显示,2020年组织税收收入和减税降费工作均顺利推进,有力有效服务了“六稳”“六保”大局,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国连续发布实施了7批28项减税降费措施。“各级税务部门聚焦‘优惠政策落实要给力、非接触式办税要添力、数据服务大局要加力、疫情防控工作要尽力’的要求抗疫情促发展,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表示。 统计显示,2020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超

地下空间开发直接投资规模约8万亿元

本报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谷业凯)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国土空间规划契机下地下空间的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程加快,已成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大国。据介绍,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重要的产业支撑。2016—2019年,以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管廊、地下停车主导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每年以1.5万多亿元规模的速度增长。据估计,“十三五”期间全国地下空间开发直接投资总规模约8万亿元。《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29日 第 02 版)

央企资产总额接近69万亿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5日讯 记者周雷报道: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24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初步披露了今年及“十三五”央企发展成绩单。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中央企业在“量”上稳中有进、持续增长,经济效益走出低谷、稳步提高。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将接近69万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45%,“十三五”期间营业收入、净利润、劳动生产率年均分别增长5.6%、8.9%、7.8%。与此同时,中央企业在“质”上优化改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提升。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今年底央企资产总额将接近69万亿元

本报北京12月25日电 (记者邱超奕)记者从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获悉:截至11月底,超过七成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正增长,有6家央企净利润超过500亿元,39家企业净利润超百亿元,24家企业净利润增长超过25%,43家企业净利润增长超过10%,有望实现全年效益整体正增长。今年以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加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有力有效。1—11月,中央企业研发经费同比增长25.2%,预计全年研发投入强度将达到2.5%的目标。截至11月底,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降至65%,基本完成降杠杆减负债三年收官任务。预计到今年底,中央企业资产总额将接近69万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45%。“十三五”期间,中

“十三五”期间新增减税降费累计将达7.6万亿元左右

来源:人民日报“十三五”期间新增减税降费累计将达7.6万亿元左右——为企业减负 为创新加油数据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制图:张丹峰核心阅读“十三五”期间,减税降费持续加力升级,税收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为企业发展减负。多次优化调整鼓励创新的政策,新动能加速成长;不断降低办税缴费成本,优化管理服务,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全国“银税互动”范围扩大,为不少企业引来资金“活水”。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市场主体,企业获得感实打实。近日,国家税务总局监测的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景气调查问卷显示,89.4%的重点税源企业预计四季度生产经营形势为“平稳”或“好转”,较三季度预测提高4.7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企业发展信心在提升。“

力争2022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超6万亿元

南方日报讯 (记者/李凤祥 实习生/文杨)11月28日,笔者从省政府网站获悉,省政府日前印发《广东省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出,通过3年左右的探索实践,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数字经济发展规模继续领先全国,到2022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力争突破6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50%。《方案》提出了广东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3年“路线图”。到2022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要达到5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超过1.4万亿元,5G基站、窄带物联网基站规模保持全国第一,全省一体化

2016—2019年,福建省全部工业增加值增加至1.62万亿元

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兰文介绍相关情况。东南网记者 林先昌摄东南网11月13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13日,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兰文在福建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第一场系列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16-2019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由1.17万亿元增加至1.62万亿元,年均增长8.3%,高于全国工业年均增速2.4个百分点。2019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居全国第2位、东部10省市第1位。兰文介绍,2016-2019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5.38%,超序时进度15.8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4%,提前完成我省“十三五”目标任务。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

前8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0.54万亿元

南方网讯 日前,广东省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8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54万亿元,增速实现年内首次转正。从珠江西岸的格力、格兰仕的“智造工厂”到珠江东岸的机器人生产车间,沿海正在崛起的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面对疫情冲击和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广东工业呈现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动力。数据显示,1—8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54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由负转正;其中,制造业同比增长3.7%。8月当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长11.6%。从具体行业看,1—8月,全省有生产经营活动的39个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实现盈利。装备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1—8月同比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