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

中国科学家

中国科学家发现耐寒抗辐射的苔藓,可在火星模拟条件下存活

IT之家 7 月 1 日消息,中国科学家发现一种苔藓拥有极强的生存能力,有可能成为首批登陆火星的地球生命体。这种苔藓广泛分布于地球上的一些恶劣环境,包括西藏和南极洲。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张道远研究员和张元明研究员团队对这种苔藓进行了一系列严苛的测试,以评估其耐受极限。图 1 论文作为 Th

8 0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5 月 30 日起面向公众开放,展出 190 余位科学家的 400 余件(套)文物

IT之家 5 月 23 日消息,综合新华社、《科技日报》报道,中国科协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宣布,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将于 5 月 30 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IT之家注:今年 5 月 30 日是第 8 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当日将举行主场活动。2010 年起,中国科协联合 11 个部门共同组织实施“老科

中国科学家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发现植物新种卧龙盆距兰

卧龙盆距兰 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 8月12日,封面新闻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了解到,中国科学家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发现植物新种卧龙盆距兰,因发现地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故命名为卧龙盆距兰,成果于2022年7月19日在生态学国际期刊《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并证实玻色子奇异金属

光明日报成都1月13日电(记者周洪双)日前,以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李言荣院士团队为主导的团队,首次在高温超导体中发现并证实了玻色子奇异金属,相关论文《玻色子体系中的奇异金属态》(Signatures of a strange metal in a bosonic system

宋朝司天监记录到的“客星”,被中国科学家精准测定了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日前精确测量了高能天文学“标准烛光”的亮度,覆盖3.5个量级的能量范围,为超高能伽马光源测定了新标准。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国际合作组完成,结果于北京时间9日由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发表。 在高能天文学界,“标准烛光”通常特指距离地球约6

嫦娥五号月壤新发现:中国科学家找到捕获和保存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雨彤   月壤安安静静地“躺”在一个小小的玻璃瓶里,被一个特殊的真空罩罩起来。那么小小一团,甚至没有铺满小玻璃瓶的瓶底,重量仅有1克,看上去“有点儿像一团灰”“毫不起眼”的月壤,却可能会改变整个地球未来能源走向。 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的月壤,被分给一些科研机构做研究。中科院宁波材

中国科学家在水稻抗高温基因挖掘与机制研究上取得新突破

本文转自: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朱宛玲):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高温成为世界粮食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数据显示,平均气温每升高1℃,会造成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3%-8%左右的减产。在此背景下,挖掘高温抗性基因资源、阐明高温抗性分子机制以及培育抗高温的作物新品种,成为当前科学界亟待攻克的

中国科学家首次在地外返回样品中发现赛石英

本文转自: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6月22日消息,记者从中科院官网了解到,近日,中国科学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成员、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杜蔚团队及其合作者在一块嫦娥五号月壤粉末光片(编号CE5C0800YJFM00101GP)中发现了二氧化硅的两种高压相——赛石英和斯石英,这是首次在地外返回

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嫦娥石”

9月9日,中国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前夕,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在京发布嫦娥五号最新科学成果。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董保同在发布活动上宣布,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的新矿物,被命名为“嫦娥石”。这是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科学成果,也是核与航天跨行业、跨专业合作的一次成功探索。 “嫦娥石”

中国科学家的话太戳心了!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向每位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致敬

近代以来,中国科技领域高速发展,科技地位也在显著地提升,这背后少不了那些勇于追求真理、甘于奉献的科学家的无私付出。他们将个人追求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默默奋斗,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科学事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或许处于不同的领域,但都有一颗深爱祖国的心和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愿意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奋

CR: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获重大突破!中国科学家培育出世界首个全面模拟人类AD的大鼠模型丨科学大发现

CR: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获重大突破!中国科学家培育出世界首个全面模拟人类AD的大鼠模型丨科学大发现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以进行性记忆下降和认知功能减退为特征。AD不但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AD的组织病理学变化主要是老年斑(SP)、神经元

中国科学家研究获重大突破:电动汽车电池续航里程可匹敌燃油汽车

很难相信我们正在全速迈向电动汽车的未来。先来看看我们中国的情况。中国电动汽车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开始于2001年,目前已经开始从研发的阶段进入了产业化的阶段。未来10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政府高度重视电动汽车的发展,冉冉升起的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正在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它将迎来高速发展期。世界

中国科学家提出增强仿生陶瓷韧性的新方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课题组茅瓅波副研究员等人,从生物矿物的残余应力增强机制中获得启发,提出一种新的仿生增韧方法,可显著提升仿珍珠母陶瓷的韧性,韧性放大系数达16.1±1.1,优于最先进的仿生陶瓷。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对于先进陶瓷

比超级计算机快亿亿亿倍 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制“九章二号”

中新社合肥10月26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根据目前已正式发表的最优化经典算法,在高斯玻色取样上的处理速度比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亿亿亿倍(即:10的24次方倍)的——“九章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已由中国科学家成功研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潘建

跨越式突破!中国科学家首次将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网友:好吃吗?

二氧化碳能合成淀粉吗?对这个貌似天方夜谭的问题,中国科学家历时6年多科研攻关给出肯定和详细的答案。继上世纪60年代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之后,中国科学家又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颠覆性、原创性突破——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 由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

科幻链接现实:中国科学家实现人工合成淀粉

科幻网9月24日讯(康文颖) 据报道,近日,中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 报道称,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颠覆性的淀粉制备方法,可以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设计人工生物系统固定二氧化碳直接合成淀粉。 据了解,淀粉

国际重大颠覆性突破 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人工合成淀粉

满足碳水需求必须靠种地吗?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起会发生怎样的反应? 9月23日,中国科学院召开本年度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该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该所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颠覆性的淀粉制备方法,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电解产生的氢气为原料,成功生产出淀粉,在国际上

全球首次!中国科学家成功让公鼠怀孕,并顺利诞下10只健康幼崽

【全球首次!#中国科学家成功让公鼠怀孕#,并顺利诞下10只健康幼崽】最近,中国科学家成功让雄性老鼠怀孕并顺利诞下后代,打破了自然界的规律。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将一只雌性大鼠和一只雄性大鼠背靠背连接在一起,即成为一个连体儿,使它们能够共享血液。然后将另一只雌性大鼠的子宫移植到连体雄性大鼠体内。最后

里程碑式突破!中国科学家实现“量子霸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实现了具有实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根据现有理论,该量子计算系统处理高斯玻色取样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百万亿倍(“九章”一分钟完成的任务,超级计算机需要一亿年)。等效地,其速度比去年谷歌发布的53个超导比特量子计算原型机“悬铃木”快一百亿倍。这一成果使得我国成功达到了量子计算研究的第一个里程碑:量子计算优越性(国外也称之为“量子霸权”)。相关论文于12月4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图片1:“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光路系

不明觉厉!中国科学家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据中国经济网最新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苑震生等人与德国海德堡大学、意大利特伦托大学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计算和模拟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们开发了一种专用的量子计算机,通过操控束缚的超冷原子(利用激光制冷等冷却手段将原子制备到温度极低),从实验上观测到了局域规范不变量,取得了利用规模化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方法求解复杂物理问题的重要突破。北京时间11月19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该研究成果。规范场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根基,如迄今为止统一描述强、弱、电磁三种相互作用的最成功的理论——标准模型,就是满足特定群对称性的规范场理论的一种。而规范不变性作为“理论背后的理论”,则是构造规范场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