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

打印

一家做到上市的打印店,背后到底什么来头?

荣大科技为券商、上市企业提供“住宿洗浴打印”一条龙服务,一个IPO项目能挣20万元,8个月内有近90家证券公司披露与荣大有合作关系。全文6117字,阅读约需12分钟 ▲荣大快印北京国贸店。新京报记者 李云琦 摄新京报记者 李云琦 编辑 赵泽 校对 李世辉北京,离金融街不到三公里的西直门南小街,“金灿酒店”的大楼看起来并不起眼。乘坐酒店电梯来到3楼,就会看到一家名为荣大快印的打印店。进入12月,呼啸的北风把寒冷洒在了北京的大街小巷,而这家打印店里却是一番热闹与忙碌。这家躲在酒店里、外面连挂招牌都没有的打印店,却与近期的一则上市消息有着密切的关系。11月20日,国金证券宣布,与北京荣大科技股份有限

把脉开方 指点3D打印研究方向

本报讯(记者曹婷婷)12月2日一大早,踏着还未消融的白雪,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涤尘来到山西增材制造研究院,直奔3D打印材料实验室。捧着一组刚打印完成的牙齿模型,李涤尘细细观摩,同技术人员交流工艺流程。增材制造就是俗称的3D打印。山西增材制造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重点开展增材制造系列新型材料研究,同时开展多功能、高性能3D打印材料打印工艺及打印产品的研究和产业化。李涤尘教授在增材制造工艺新方法,包括金属、聚合物、陶瓷和复合材料的制造技术方面有着丰富的研究与实践经验。“你们在原材料,尤其是聚氨酯方面是长项。建议你们把优势拓宽、挖深。”在参观实验室、车间并听取研究计划后,李涤尘对山西增材

最牛打印店IPO背后:我国39.9万家打印相关企业,广州最多

全国“最牛”打印店正式开启了 IPO 之路。距证监会不到3公里的荣大科技,靠打印上市申报材料发展壮大,垄断了全国90%的上市申报材料印刷市场。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39.9万家打印相关企业,广州和深圳分别以1.96万家、1.83万家企业成为数量最多的两个城市。近十年来,相关企业年注册量逐年增长,2019年新增企业5.35万家,今年前三季度新增3.76万家,同比下降7%。此外,全行业72%的企业注册资本低于100万元。打印企业集中于一二线城市,打印店多分布于下沉市场从地域分布来看,企查查数据显示,广东、山东和江苏三省的打印相关企业数量最多,分别为5.98万家、3.29万家和3.23万家,分

3D打印有模有样 有望进入寻常百姓家

正畸牙套、骨骼关节、心脏血管、动漫手办、珠宝首饰……很难想象,这些生活里常见的东西,很多都可以被3D打印出来。11月28日,山西晚报记者来到山西增材制造研究院的实验室,这里摆放着很多用3D技术打印出来的东西,它们被广泛地用在医学、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珠宝展示等各个行业。据悉,研究院研发了新的3D打印原材料,并大大降低了耗材成本。接下来,他们还将在打印工艺、材料研发和软件数据研发等三方面继续努力,为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贡献智慧和力量。3D打印运用于不同领域在二楼的实验室内,桌面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3D打印产品,有微缩模型的建筑、鸟巢,有矫正牙齿的牙套,有运动鞋和鞋垫,有心脏和血管,非常精细

我们是后浪|我有一个梦想,“打印世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许建立 王开智编者按: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站在新职业的“风口”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在大家不太熟悉的领域中发热发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我们是后浪》系列报道,对新职业从业者进行蹲点式采访,通过讲述他们的奋斗故事,看他们与时代新需求同频共振,一起感受令人心动的山东后浪们。每个3D打印操作员都有一个“打印世界”的梦。万物皆可“打印”,这样的方式确实很酷。随着机器手臂上下左右摆动,线材一点点缩短,20分钟后一个塑料棋子被“打印”了出来;当激光射出的光斑照在光敏树脂里,10个小时后,一个零件模型被“打印”了出来,搭载模型的平台从树脂池里升起的瞬间,很多人会被神奇的“工业力量

3D打印正成为制造业新的增长点

增材制造产业发展与技术应用高峰论坛举行3D打印正成为制造业新的增长点华声在线11月29日讯(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奉永成)2020长沙网络安全·智能制造大会“增材制造产业发展与技术应用高峰论坛”今天举行。目前,增材制造(即3D打印)实现了数字化技术、激光技术、机械加工技术和材料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对中国装备制造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行业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认为,随着增材制造行业的发展、标准化的推进以及技术创新和应用,增材制造正成为制造业新的增长点。国内首台3D打印机诞生在长沙;长沙也培育了华曙高科、湖南云箭等一批3D打印的优秀企业。“中国的3D打印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工程院院

离证监会最近的“中国最牛打印店”拟冲刺创业板

耕耘多年之后,赫赫有名的“券商之家”、“中国最牛打印店”荣大科技,终于准备为自己冲击IPO发力。前来这家打印店的客户很特殊。除了券商和投行人士,还有各家企业的律师、董秘、财务总监等。赶上旺季,店内每天人满为患,据说,垄断了全国90%的上市申报材料印刷市场。据了解,荣大科技的前身创立于2000年,起初只是一家普通的打印店,但在独辟蹊径深耕上市公司IPO材料打印之后,一路发展壮大,并将服务从打印延伸至底稿咨询、上市公司信披业务咨询等资本市场相关业务。荣大在业内的知名度来源于从客户接待流程到材料制作流程,把每个环节做到极致。

30微米,世界上最小的船诞生——3D打印技术走进微观世界

交汇点讯 显微镜下的这只船,30微米长,仅比细菌细胞大6倍。开放的船舱、笔直的烟囱、精致的小舷窗清晰可见,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整个船只模型的厚度只有人类头发丝直径的三分之一,堪称世界上最小的船。这只近日出自荷兰莱顿大学物理学家之手的船,利用的正是近年来迅猛发展的3D打印技术。在几立方微米的微观空间内创造一件物品,科学家是如何实现的?从正式诞生到走进微观世界,3D打印技术突飞猛进的背后是怎样的技术变革?3D打印的精度已缩小到纳米级传统的减材制造工艺是指利用已有的几何模型工件,用工具将材料逐步切削、打磨、雕刻,最终成为所需的零件。而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是借助于3D打印设备,对数字三维模型进行

西湖大学再有成果转化项目落地,此次瞄准微米级3D打印技术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郑琳提起3D打印这个热门词汇大家肯定都不会陌生,这项技术从上世纪80年代发明以来已逐渐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装饰品、鞋子到医疗、建筑行业,人们一步步在把万物皆可打印推向现实。然而,这些所有的3D打印都仅仅是打印一些结构,有没有一项“黑科技”,让我们能打印日常生活中熟知的电子产品?你有没有想象过有一天,我们甚至可以打印完整的手机、智能手表、vr眼镜等?西湖未来智造(杭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这家西湖大学工学院孵化的首个企业正是聚焦电子产品的智能制造,其掌握的微纳级3D功能材料打印技术便可以帮助这些科幻电影里的各种遥不可及的“想法”变成现实。近日,西湖未来智造(杭州)科技发

全球首个可移动3D打印石窟首次对外开放

11月3日,杭州市民和游客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的展厅内观赏全球首个可移动3D打印石窟——云冈石窟“音乐窟”,这也是该项目首次面向社会公众展出。观众在参观时可触摸3D打印的云冈石窟“音乐窟”,能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科技结合带来的独特魅力。采用3D打印复制的等比例云冈石窟“音乐窟”依托高精度数字化技术和3D打印技术,精确再现了“音乐窟”的石窟形制、精美造像,以及千余年来风化造成的细微痕迹。由3D打印复制成功的“音乐窟”采用110块2米见方的“积木块”分6层组装而成。这些“积木块”采用轻型材料制成,总重量大约2吨,只需8辆标准集装箱车就能装下,需要展览时,只要一周时间即可组装完成并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