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颠覆天文共识,我国科学家更准确测量银河系半径:翻倍至 1.9 万光年
我国天文学家深入分析近红外恒星光谱巡天(APOGEE)数据,重构了银河系从内到外完整的恒星径向密度分布,测量结果显示“银河系比之前假定的更大”。
我国天文学家深入分析近红外恒星光谱巡天(APOGEE)数据,重构了银河系从内到外完整的恒星径向密度分布,测量结果显示“银河系比之前假定的更大”。
众所周知,银河系中心除了坐落着一个 400 万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外,那里还是一个密度惊人的恒星聚集区,恒星的密度和球状星团不分伯仲。这里(几百光年范围内)平均每立方光年就有 2 颗恒星,咋一听你可能觉得这也不多啊。但你知道太阳系周围的恒星密度吗?每立方光年只有 0.004 颗。既然银河系中心那么多恒星
IT之家 1 月 6 日消息,美国宇航局近日发布博文,分享了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星系集合照片,显示银河系的邻域。这幅来自 NASA / ESA 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图片展示了丰富的螺旋星系:位于图片右侧的大而突出的螺旋星系是 NGC 1356;位于它两侧的两个明显较小的螺旋星系分别是 LEDA 467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鸿良 一支国际合作团队近日利用我国郭守敬望远镜以及欧空局“盖亚”空间望远镜的数据,精确测量出银河系的质量为5500亿倍的太阳质量。该结果与国际其他团队测量的平均值(约1万亿倍太阳质量)相比,小了近一半,测量结果的精度却几乎翻倍。人类是如何一步步认识我们所处的银河系的?对于
“中国天眼”探测到宇宙中迄今发现的最大的原子气体系统!这个尺度约为200万光年的原子气体系统,位于著名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比银河系大20倍。10月19日23点,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FAST探测到的在著名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周围天区中的原子气体分布(用红色光晕
中新网北京10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人类眼中,地球所在的太阳系已经非常浩瀚,人类探测器至今还无法飞出太阳系,但在宇宙视角下,太阳系只不过是银河系中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比银河系还要大20倍的原子气体系统又会是怎样的存在?中国天眼(FAST)最新就在宇宙中发现了这样的存在。 FAST探测到的在著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张泉、陈佳伟)科学家日前利用“中国天眼”FAST对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天区的氢原子气体进行了成像观测,发现了1个尺度大约为2百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结构,尺度比银河系大20倍。这是迄今为止在宇宙中探测到的最大的原子气体结构。 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徐
宇宙中所有天体的起源都离不开原子气体。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徐聪研究员领导的国际团队,利用中国天眼FAST对著名致密星系群“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天区的氢原子气体进行了成像观测,发现了1个尺度大约为2百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系统,比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大20倍,这是迄今为止在宇宙中探测到的最大的原子气
文/芨芨草 如果这辈子,有一个深爱自己的人,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 有男人说,爽,特别爽。 可是也有男人说,累,她越爱自己,自己就感觉越累。 不过,有一个男人说:我感觉自己就像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才能在今生娶得这么爱我的老婆。 他的话,让我觉得挺有意思,于是我深扒了他们的爱情故事。 这男人姓陆,我们
【英媒:#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第一张照片揭晓#】#天文学家公布银河系中心黑洞的首张照片# 据路透社华盛顿5月12日消息,科学家周四首次发布了银河系中心的一个超大质量黑洞的图像,它会吞噬任何在其巨大引力作用范围内的物质。 报道称,这个黑洞——被称为人马座A*,或SgrA*——是第二个被成像的黑洞。
5月12日晚,在中国上海等全球各地同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天文学家向人们展示了位于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首张照片。 这一成果给出了该天体就是黑洞的实证,为理解这种被认为居于大多数星系中心的“巨兽”的行为提供了宝贵线索。该照片由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织这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分布在全球的射电
北京时间5月12日晚上9点,在包括上海在内的全球各地同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天文学家向人们展示了位于我们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首张照片。这一成果给出了该天体就是黑洞的实证,为理解这种被认为居于大多数星系中心的“巨兽”的行为提供了宝贵的线索。据介绍,该照片由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织这个国际
图片来源:ETH 人类见证了银河系中心黑洞的首张照片。同时,这也是时隔3年人们所目睹的银河系第二张黑洞照片。 北京时间5月12日晚间,世界各地同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天文学家展示了位于地球所在银河系中心黑洞“人马座A*”的首张照片。 人马座A*是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其质量大约相当于太阳的400万倍,
地球在太阳系内,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而根据目前的天文学分类,直径18万光年的银河系属于棒旋星系。 顾名思义,就是银心区域存在一个棒状结构,具体来说是由球状星团和游荡黑洞组成的引力集合体,它的中心是一颗440万倍太阳质量的超级黑洞人马座A*,同时这颗黑洞也是银河系内的引力定盘星。 有多达1000亿到
在星际空间巨大的真空中,潜伏着某种巨大的东西。不是星系,尽管大小相当:在星系之间的空间中,有一大团炽热、微弱发光的气体,比银河系还大,聚集成一个巨大的星系团。 科学家们认为,这片云可能是从星团中的一个星系中毫不客气地剥离出来的,这是我们见过的第一个此类气体云。更令人惊讶的是,它并没有消散,而是聚集
出品:新浪科技《科学大家》、未来论坛 主讲嘉宾:刘江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未来论坛青创联盟成员 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分别授予了两个领域:一个是行星动力学的领域,另外一个是给了宇宙学。宇宙学的获奖者的名字叫詹姆斯·皮布尔斯,他从60年代开始,对宇宙学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用一个自洽、完整的精确描述了宇宙从最早的大爆炸一直到今天的演化历史。他把微观的粒子物理和宏观的宇宙学联系
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我们所在的地球运行在金星和火星的轨道之间,距离太阳平均约1.49亿公里,距地球最远的行星是海王星,距离太阳约45亿公里,与地球的距离在42.5~47.5亿之间。行星本身是不会发光的,所以较远距离上的行星很难被我们发现,天王星(1781年被发现)和海王星被发现的时间都不超过300年,其中海王星(1846年被发现)被发现的时间还不过200年,至于非太阳系行星就更难被发现了。不过天文学家们利用各种先进的望远镜,仍然在太阳系外发现了上千颗系外行星,有的甚至远在数千光年外。然而据《科技日报》报道,科学家们发现了距离我们远达2300万光年的行星,堪称迄今为止已知的距离我们最遥远的行星。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在太阳系外发现了数千颗行星,并估计整个银河系内的行星数量超过400亿颗,而现在,人类第一次在银河系之外,找到了行星的踪迹。银河系的直径达到甚至超过了10万光年,而其他星系至少也在数十位万光年之外,分辨其中的恒星都不容易,更别说本身不发光的行星。这次历史性发现的“河外行星”天文编号为M51-ULS-1b,位于大熊座的涡星系M51之中,距离地球达2300万光年,比土星略小,围绕一对双星运动,距离轨道中心大约10个天文单位。人类能发现它其实有很大的幸运成分,因为它围绕的双星中有一颗可能是中子星甚至黑洞,正在疯狂吞噬伴星的物质,并释放出大量能量,成为一个闪亮的X射线源,相当于太阳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