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外汇管理局: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涉外经济将保持稳健运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9月29日公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报告指出,2022年下半年,全球经济下行和通胀上升压力并存,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保持收紧趋势,外部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基本面不会改变,涉外经济将保持稳健运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9月29日公布《2022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报告指出,2022年下半年,全球经济下行和通胀上升压力并存,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保持收紧趋势,外部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基本面不会改变,涉外经济将保持稳健运行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2944亿美元,较2020年6月末增长1620亿美元,增幅7.6%。外债增长主要由债务证券增长推动。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2020年三季度我国外债规模保持增长,外债结构持续优化。从币种和期限结构上看,本币外债占比39%,中长期外债占比44%,占比较2020年6月末均上升1个百分点。当前外债规模增长,是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推进和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的体现。一是国际投资者持续稳步增持境内债券,推动债务证券项下外债规模增长。 2020年9月,富时罗素公司宣布中国国债将被纳入富时世界国债指数。从债务证
记者7日从国家外汇管理局获悉,截至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785亿美元,较10月末上升505亿美元,升幅为1.61%。外储规模变动的原因是什么?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11月,我国外汇市场运行稳健,市场预期保持稳定,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国际金融市场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及疫苗研发进展、主要国家货币及财政政策预期等影响,美元指数下跌,非美元货币总体上涨,主要国家股票、债券等资产价格上升。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王春英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国际金融市场风险挑战显著增多。预期未来我国外汇市场
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昌校宇9月2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2020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提到,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范围传播,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我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二季度以来国内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主要经济指标显著改善。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有效发挥调节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作用。2020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765亿美元,与GDP之比为1.2%,继续处于合理区间,在疫情背景下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和韧性。其中,货物贸易顺差同比增加,服务贸易逆差显著收窄。跨境资本流动总体稳定。其中,直接投资和
问:国家外汇管理局刚刚公布了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请问造成2020年8月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原因是什么?今后的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