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等首次在月球背面发现一百万年以内的陨石撞击体残留物
IT之家 11 月 30 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官网,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洋团队基于“嫦娥四号”巡视器获取的具有超高空间分辨率的影像与光谱数据,首次在月表原位识别出年龄在一百万年以内的碳质球粒陨石撞击体残留物。此前的研究在“阿波罗”样品中发现了碳质球粒陨石碎片,但
IT之家 11 月 30 日消息,据中国科学院官网,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洋团队基于“嫦娥四号”巡视器获取的具有超高空间分辨率的影像与光谱数据,首次在月表原位识别出年龄在一百万年以内的碳质球粒陨石撞击体残留物。此前的研究在“阿波罗”样品中发现了碳质球粒陨石碎片,但
11月7日,在“蓝点·2020腾讯科学WE大会线下观会分会场·贵州站”活动现场,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世杰作为嘉宾,从自己的工作内容出发与现场观众分享了月球的秘密。“我们研究所主要做几个方向的研究,包括地质研究、地球环境科学研究、地球生物研究。”李世杰说,其中陨石研究是天体化学的主要内容。“天体高速碰撞后产生的陨石,在一定的高压下会产生特殊的矿物。记录这种产生这种矿物对应的压力,对其他领域的研究也起到了辅助作用,例如通过岩石的变化能知道核爆能达到多少压力。”从这个例子出发,李世杰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吉林陨石、清镇陨石等重大陨石研究项目的相关情况。他介
人类有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越难以捉摸的事情,就越想知道它的谜底。生命到底如何起源?同时又如何发展到今 …
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 系列征文赛。在裸眼观天时代,人类对月球和太阳这两个天体的运行规律掌握的最为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