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

看得见

搭载人工智能技术 无人机从“看得见”变为“看得懂”:我们的生活将发生什么改变?

本文转自【央广网】;央广网北京1月3日消息(总台央广记者贾宜超 周益帆)2020年四川西昌泸山森林大火中,有多架无人机飞到起火区上空,侦察火情,将起火点信息收集传输回指挥中心,为救灾提供了有效的信息。近些年来,我国民用无人机产业飞速发展,无人机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得益于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当无人机从“看得见”变为“看得懂”,我们的生活将发生多少改变? 这些天,全国多地迎来寒潮,供电系统迎来负荷高峰的同时,也进入了线路检修的关键时刻。 江川是国网金华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的巡线员,他正在用无人机对婺城区沙畈乡境内的几条易覆冰线路进行梳理排查。“通过无人机辅助,对线路及在线监测设备进行检查

视频︱看得见、想得到、摸得着!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助

11月26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在青岛开幕。大赛是我国首次面向人工智能应用技术领域举办的一类职业技能大赛,吸引了29个省(区、市)及机械行业520名选手参加决赛。“制造业和人工智能有机地结合,给新动能转换特别是高端制造业发展,在中国智造的道路上,发挥着火车头的作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教育培训部主任陈晓明接受采访时介绍了大赛的有关情况:“首次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在青岛举行,我们希望通过大赛在三个层面上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培养起到引导和推动作用,一是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理论研究的同时,特别是在

看不见的展品、看得见的智慧——从服贸会到进博会看中国服务贸易合作发展

11月6日在第三届进博会服务贸易展区拍摄的通达理展台。新华社记者 王翔 摄新华社上海11月7日电 题:看不见的展品、看得见的智慧——从服贸会到进博会看中国服务贸易合作发展新华社记者桑彤、潘清、王雨萧、吴宇最“聪明”的工厂、最“无界”的楼书、最“智慧”的方案……虽然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服务贸易展区多是看不见的展品,但现场体验感同样满满,含金量颇高,一批颠覆性技术和最新成果带来“未来已来”的全新灵感。在传统贸易受疫情冲击的背景下,进博会为全球服务贸易供需双方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11月5日,在第三届进博会服务贸易展区,德勤公司在中国首发“德勤小黄鸭智能工厂”,工作人员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