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县新观察丨把人才变“创客”,让院企互“牵手”
青岛蓝谷探索科技成果本地转化路径把人才变“创客”,让院企互“牵手”□ 本报记者 肖芳科技成果外流导致“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区域发展最不愿看到的一幕。作为海洋科研机构集聚、高端人才云集的功能区,青岛蓝谷更是想方设法推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去年,蓝谷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效率和质量明显提升,其中,进入2020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示名单23家,超过以往累计量,实现总量翻番。个中秘诀何在?青岛蓝谷管理局科技创新部部长刘玉龙一语道破:青岛蓝谷立足科研集聚优势,通过市场化、专业化的服务,把区域内高端人才变成“创客”,让科研院所与企业“牵手”,整合资源创新创业。孙秀军,便是人才变“创客”的典型代表。他是青岛海洋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