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

中国航天

我国成功发射中星 10R 卫星

北京时间 2025 年 2 月 22 日 20 时 11 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 10R 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 560 次飞行。

中国航天科工发布“谛听 S10”工业级四足机器人

IT之家 4 月 3 日消息,近日,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正式发布“谛听 S10”工业级四足机器人,提出多类型机器人协同的智慧巡检解决方案,涵盖远程场景监控、实时环境监测、应急事件处置和智能巡检分析等功能。据介绍,“谛听”的名字来源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中通晓万物、忠诚机敏的灵兽。谛听 S10

中国航天科工 70 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鸣凤二号”全系统多工况热试车成功

IT之家 3 月 7 日消息,由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鸣凤二号” 70 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圆满完成多次起动、变推、额定等多工况热试车考核,试车达到预定目标。 去年 11 月,这款 70 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甲烷发动机顺利完成 200s 全系统长程热试车。2022 年 3 月,“

中国航天 2024 年将实施约 100 次发射任务,有望创造新纪录

IT之家 2 月 26 日消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今日发布了最新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 年)》(IT之家以下简称《蓝皮书》),透露了一些有关我国未来航天方面的任务安排。据介绍,2024 年中国航天全年预计实施 100 次左右发射任务,有望创造新的纪录,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将迎来首次发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称与 SpaceX 相比大而不强:永不自满、永不自大

IT之家 12 月 4 日消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12 月 1 日刊发了《自觉增强忧患意识 加快建设航天强国|为建设航天强国不懈奋斗评论之一》。官方在评论中指出:我们相比顶级商业航天公司 SpaceX 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整体上大而不强、大而不优,所以要坚决克服骄傲自满的情绪,坚决摒弃盲目自大的心

信仰、坚守,我们终将抵达成功的彼岸 讲述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总体部某室副主任冯韶伟

信仰、坚守,我们终将抵达成功的彼岸 讲述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总体部某室副主任冯韶伟 【我们的新时代】 每次在地面观看火箭发射,在视野中不过1分钟;每次火箭主动段飞行的时间,最长不过30分钟;而每次火箭在发射场准备发射,却需要数十天。而我所参加的最长的一次任务,是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

“新大头儿子5”致敬中国航天,扬子晚报官方微博正在送票

今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动漫集团精心打造的2022年度唯一航天题材动画电影《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5我的外星朋友》全国上映,并释出致敬航天短片。 作为家喻户晓的国民亲子IP,“大头儿子”源源不断地传递着陪伴成长的温暖力量。这一次,《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5我的外星朋友》融合硬核航天题材和欢乐温情的家

中国气象局与中国航天科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拟构建“政产学研用”创新发展机制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9月30日,中国气象局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航天科工”)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气象和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中国航天科工党组书记、董事长袁洁出席签署仪式,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新文和中国航天科工党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首席技师戴天方:年轻人不愿进工厂,怎么办?

本文转自:中国经济周刊 经济网 | www.ceweekly.cn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贾璇|全国两会报道 高质量发展是人才支撑、人才引领的发展。装备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其人才发展尤为重要。 履职第五年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首席技师戴天方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说:“我在3

48岁中国航天科工特级技师王巍逝世,曾参与C919机身后段装配任务

澎湃新闻记者从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江苏无国界航空发展有限公司方面获悉,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特级技师,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装配制造技术中心副主任王巍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9月22日凌晨2时在北京逝世,享年48岁。 公开资料显示,

每一帧都很燃!90秒看上半年中国航天高燃发射瞬间

本文转自:中工网 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原标题:每一帧都很燃!90秒看上半年中国航天高燃发射瞬间 27日,高分十二号03星发射升空。今年,中国航天继续向星辰大海奔赴。从天舟四号到神舟十四号,从1箭22星到长征六号改火箭首发,浩瀚太空一次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还有问天梦天实验舱下半年发射,收藏致敬中国航

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 2021中国航天收官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电 (马帅莎)北京时间12月30日零时4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送入预定轨道。至此,中国航天2021年宇航发射任务圆满收官,全年航天发射次数达55次,位居世界第一,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年发射次数达48次,创历史新高。 据统计,20

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致敬中国航天天线事业“挖井人”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题: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致敬中国航天天线事业“挖井人” 作者 陈国华 今年的5月30日是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中国航天事业历史上,正是一批批充满创新热情和奋斗精神的科技工作者在为中国航天“铺路搭桥”。中国天线测量技术领域的开拓者熊继衮就是中国航天天线事业“挖井

开门红!2022中国航天首发成功,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十三号卫星

IT之家 1 月 17 日消息,今日上午 10 时 35 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IT之家了解到,本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 406 次发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表示,新的一年,我国宇航发射任务首战告捷。

成功!中国航天发射超级2022,由长二丁开启

1月17日10时35分,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点火起飞,随后将试验十三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新的一年,我国宇航发射任务首战告捷。 长二丁火箭起飞 执行本次任务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研制,是一型常温液体二级运载火箭,具备不同轨道要求

零下37度 长二丁火箭立功!中国航天2022首飞成功

1月17日10点35分,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点火起飞,顺利将试验十三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2022年中国的第一次宇航发射任务,首战告捷,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06次发射。本次发射的试验十三号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长二丁火箭由中国

开门红!中国航天2022年首次发射成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1月17日10时35分,在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点火起飞,随后将试验十三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航天2022年发射任务首战告捷。长二丁火箭起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供图 执行此次任务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

试验十三号卫星成功发射 2022中国航天取得开门红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电 (马帅莎)北京时间1月17日10时3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十三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2022年中国宇航发射任务首战告捷。 执行本次任务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研制,是一型常温液体二级运载火箭,起飞推力达300吨,对应700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2021中国航天收官

央视新闻客户端 北京时间2021年12月30日0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据悉,此次任务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航天的年度收官之战,是西昌发射场2号发射工位第100次发射,2号发射工位是我

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引关注,多国媒体惊叹中国航天发展速度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引发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多国主流媒体第一时间报道了相关消息。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塔斯社;英国路透社;美国合众国际社、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阿联酋《海湾时报》、新加坡亚洲新闻台等多国主流媒体第一时间报道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进入预定轨道的消息,并详细介绍了本

中国航天“飞鸿”系列六型产品集体亮相中国航展:可实施蜂群式饱和攻击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航展”)将于9月28日在广东珠海开幕。在本届航展开幕前夕,红星新闻记者走进珠海国际航展中心,发现了许多首展、首发的明星产品。其中,航天科技集团九院将携“飞鸿”系列六型产品集体亮相,备受关注。 据介绍,目前,飞鸿系列无人机已形成了型谱规划完整、系统高度自主

未来网评:“太空出差三人组”回家,中国航天再出发

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身体状态良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航天员们的每一次飞天,都标定下中华民族向更远星空迸发的崭新高度。2003年10月15日,搭载着航天员杨利伟的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

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航天员奔赴中国空间站,对中国航天有何意义?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此次共有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本次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也体现了我国多项主要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包括国产芯片、原材料、元器件等,基本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

原来,中国航天空间站的伙食,比大多数生活在北京的人吃得都好。

这样子报菜名,可太快乐了! 中/国空间站的伙食,比大多数生活在北京的人吃得都好。 咱们空间站,给航天员们配了120多种食物~ 直到看他们直播啃新鲜苹果,然后去搜了下现在爆出来的部分食物清单,还是有震惊到啊…… 什么八宝饭、八珍鸡、香辣羊肉、黑椒牛柳、红烩猪排、胡萝卜鸡肉、宫保鸡丁、红烧肉、松茸玉米、

美媒:中国航天进步神速,能否成为美国的动力?

【文/观察者网 张晨静】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天和”核心舱顺利对接,各家外媒不吝用“历史性”、“里程碑”等词评价中国的此次飞行任务。然而在称赞的同时,还有美媒不忘借此来敲打美国。“中国航天进步之快,能否刺激美国的雄心?”当地时间6月17日,美国三大电视网之一——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驻

“中国航天进步神速,能让美国长点心吗?”

【文/观察者网 张晨静】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天和”核心舱顺利对接,各家外媒不吝用“历史性”、“里程碑”等词评价中国的此次飞行任务。然而在称赞的同时,还有美媒不忘借此来敲打美国。 “中国航天进步之快,能否刺激美国的雄心?”当地时间6月17日,美国三大电视网之一——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外媒:中国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新里程碑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外国媒体高度评价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认为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国际太空合作的新平台。

安吉尔联合中国航天推出航天版净水器

3月10日,专注净水领域的企业召开了首个云上AR发布会。发布会上,安吉尔宣布巩俐为全球代言人,同时推出了与中国合作的航天版新品。安吉尔此次联合中国航天推出了新品A7 Pro航天版大水量。这款产品将航天级的抑菌技术应用到净水中,为了将航天技术更好的应用于净水,安吉尔还与中国航天达成合作,共同建立联合实验室。据介绍,在新品A7 Pro航天版大水量净水器中,搭载着安吉尔原创的两大黑科技:首先是由安吉尔投入1.5亿资金,耗时2年,联合200多位科研专家团队共同研制而成的长效反渗透2.0。0.0001微米、仅有头发丝百万分之一的过滤精度,可以强力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及重金属。安吉尔表示,与普通滤芯相比,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