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许愿的星星其实已经死了?天文学家称它们寿命长着呢
近期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当我们向星星许愿时,实际上已经晚了数百万年,因为这些星星可能已经死亡。这一说法引发了大量网友的讨论,对此,天文学家给出了科学的解释。天文学家指出,夜空中我们肉眼可见的星星其实离地球并不遥远,且它们的寿命远比人们想象的要长。
近期社交媒体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当我们向星星许愿时,实际上已经晚了数百万年,因为这些星星可能已经死亡。这一说法引发了大量网友的讨论,对此,天文学家给出了科学的解释。天文学家指出,夜空中我们肉眼可见的星星其实离地球并不遥远,且它们的寿命远比人们想象的要长。
IT之家 6 月 22 日消息,NASA 发文,宣布詹姆斯・韦布(James Webb)太空望远镜借助其近红外相机 (NIRCam) 拍摄到了地球 1300 光年外的巨蛇座星云(Serpens Nebula)图像。这张照片不仅本身看起来十分绚丽,最重要的是它还捕捉到了一种科学家期待已久的现象。我们这
IT之家 6 月 20 日消息,美国宇航局(NASA)最新批准了 Landolt 太空任务,计划投资 1950 万美元(IT之家备注:当前约 1.42 亿元人民币),在 2029 年前将首颗人造恒星送入地球轨道,加深科学家对宇宙的理解。Landolt 卫星为鞋盒大小,此外配备 8 个激光器,会被送入
IT之家 3 月 2 日消息,天文学家近日利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深入观测 d203-506 原行星盘(protoplanetary),从而揭示大质量恒星的辐射对行星形成的影响。原行星盘是一个稠密气体的环星盘,围绕着新形成的恒星旋转,是行星诞生的摇篮。在原行星盘中,尘埃颗粒会逐渐聚集成岩石,岩石
IT之家 2 月 21 日消息,国内天文团队利用清华大学-马化腾巡天望远镜(TMTS),探测到了一个奇特的双星系统,被天文学界认为是迄今发现的最小恒星。图源:北京天文馆这一发现支持了中国天文学家 20 年前提出的理论,即预言此类系统中存在小恒星。J0526 双星系统由白矮星 J0526B 和亚矮星
IT之家 11 月 29 日消息,美国宇航局的天文学家借助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的近红外相机(NIRCam)仪器,拍摄到了处于“婴儿期”的新生恒星--HH 797。赫比格-哈罗天体 797(HH 797)距离地球 1000 光年,HH 797 在这张图像的下半部分,位于年轻疏散星团 IC
上回我们介绍了一颗突然“消失”的恒星(N6946-BH1),说它“突然”是因为仅仅几个月,它便在可见光波段从我们的视野中彻底消失了。几个月的时间对于一颗恒星来说,几乎就是一瞬间,所以天文学家把这种短时间内的亮度变化称为“瞬变”。对于这种瞬变现象,虽然科学家拿出了“失败超新星”以及“抛射物质遮挡”等原
IT之家 10 月 26 日消息,美国宇航局近日发布新闻稿,通过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首次检测到恒星合并后的重元素。美国宇航局利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费米伽玛射线太空望远镜,和地面的尼尔・盖尔斯・斯威夫特天文台,于 2023 年 3 月 7 日观测到了这起伽马射线爆发,并将其命名为 GRB 23
最新研究发现,黑洞在吞噬小恒星后会喷射出物质,就像人吃饱饭会打嗝一样。 据报道,2018年的10月,一颗距离地球约6.65亿光年的小恒星由于距离一个黑洞太近而被撕成碎片,并被黑洞吞噬,随后陷入了平静。然而三年后,同一个黑洞再次照亮了星空,这件事却让天文学家有点吃惊,因为它当时没有吞噬任何新的东西。
哈勃望远镜捕捉到恒星形成斑节虾星云时的令人惊讶的影像 斑节虾星云(IC 4628)是位于距离地球约6000光年的巨大的恒星托儿所。 (图片来源:NASA、ESA和J.Tan(查尔姆斯理工大学);Processing;Gladys Kober(NASA/美国天主教大学)) 哈勃空间望远镜捕捉到斑节
《科创板日报》4日讯,有媒体报道,字节跳动正筹备一项名为“”的金融业务,欲发力券商领域。对此,字节方面回应《科创板日报》记者:不予置评。天眼查显示,恒星证券母公司为深圳松果优选信息,2021年,该公司已申请25项商标,包括恒星付、恒星花、恒星智投、恒星金科、恒星港美等,类别涉及科学仪器、广告销售和金融物管。(记者 汪慧)
大多数星系都形成于宇宙早期,我们的银河系也不例外。科学家推测,银河系可能是在宇宙早期由几个矮星系碰撞形成的,这些矮星系形成于130亿年前。因此,对于这些宇宙早期星系的研究,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银河系的形成与演化。10月27日,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阿塔卡玛毫米/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ALMA)研究了118个遥远的星系,发现其中大约20%的星系中恒星发出的紫外线被尘埃所遮蔽,这就意味着,这些星系中包含着大量的尘埃和重元素,这一发现远远超出了此前的预期。为何会有此现象?这些星系中的尘埃和重元素来自哪?此次发现是否意味着传统理论需要改写?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代代相传
中新网11月18日电 据美国中文网报道,尽管宇宙大爆炸发生在130亿年前,但天文学家们仍然希望看到它留下来的痕迹。近期,天文学家提议在月球上放置一个巨大的望远镜,以研究宇宙中的第一批恒星。德克萨斯大学天文学家安娜·绍尔说:“望远镜将能够观察到大爆炸之后形成的第一批恒星,它们通过大爆炸所产生的物质形成。”她说,目前没有望远镜可以观测这些古老的恒星,哪怕是美国宇航局(NASA)即将推出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也不行。这个被绍尔称为“终极大望远镜”的月球望远镜将具有直径超过300英尺(约91米)的液体镜片。望远镜的镜片将由液体制成,而不是玻璃,因为液体更轻,更便宜,可以运送到月球。望远镜的镜子将是一
据报道,在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的天文学家团队,在通过对恒星风的研究后,得出了恒星风的产生与恒星伴星、系外行星等有关的这一结论,同时表示,恒星风并不是球星的,它们有着千奇百怪的模样,甚至有的看起来好像是猫眼,还有着类似于爱斯基摩人的模样。什么是恒星风?在系外行星的探索上,包括太阳系之内我们熟悉的八大行星,很多星球上都会刮风,拿我们生活的地球来说,每时每刻都在刮风,只不过风力等级不同罢了。那么,恒星也会刮风吗?答案是肯定的。什么是恒星风?现代研究认为,恒星风是一种从恒星内部不断向外运动的物质流,它和我们熟悉的太阳风暴类似,但是恒星风却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且它释放
发表在这一期的《自然》杂志的一篇研究论文表明,行星在婴儿恒星仍在生长的同时开始形成。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外星物理研究所(MPE)领导的国际科学家团队,通过阿塔卡玛毫米/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ALMA)获得的高分辨率图像显示了一个年轻的原恒星盘,上面有多个间隙和尘埃环。ALMA射电天文台对准目标星IRS 63,该星系统距地球470光年,位于蛇夫座星座中密集的L1709星际云深处。年轻的IRS 63的原始恒星仍被包裹在一块巨大的气体和尘埃覆盖层中,原始恒星和圆盘从该物质储层中进料。最新结果显示了尘埃环作为宇宙摇篮的最年轻、最详细的例子,行星的种子在那里形成并占据了上风。在年龄超过一百万年的星系统,原
大约138亿年前,一颗奇点爆炸让宇宙诞生,现代研究认为,最初的宇宙中什么都没有,后来通过不断演化,特别是第一代恒星出现后,宇宙才逐渐变得丰富起来。不过遗憾的是,一直到今天,科学家们都不曾在宇宙中找到第一代恒星。什么是第一代恒星?简单来说,就是第三星族恒星,这些恒星是宇宙最早期的成员,同时,也是宇宙中各类金属元素的创造者。通过计算机建模分析,科学家们认为,第一代恒星是宇宙大爆炸后产生的气体云、尘埃等不断演化才形成的,这些恒星中的元素是非常匮乏的,只有氢元素、氦元素这两种必不可少的元素,此外,不具有任何的金属元素。科学家们又将第一代恒星称作“零金属丰度恒星”,当第一代恒星内部开始核聚变燃烧后,通过
一个新的系外行星发现尚属首次,它位于一个奇怪的“缝隙”中,离它的恒星非常近,它是一个海王星大小的天体,每19小时绕其恒星一圈。从来没有发现过海王星大小的系外行星,其轨道周期不到一天。通常,离恒星如此近的系外行星要么是被称为超热木星的气体巨星,要么是被称为超短周期行星的较小的岩石行星,如地球、水星、火星和金星。由这个唯一成员代表的新类行星被称为“超热海王星”。奇怪的是,它的性质表明系外行星的密度与海王星相似,大气层至少占行星质量的9%。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大气层如何在其恒星的灼热中不蒸发?智利大学的天文学家詹姆士·詹金斯说:“行星存在于被称为‘海王星沙漠’的地方,当我们观察行星质量和规模时,在
西澳大利亚州内陆地区的射电望远镜已经完成了对低频外星技术的最深入、最广泛的搜索,扫描了一片已知至少有1000万 …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近日,据外媒《澳大利亚天文学会出版物》报道称,默奇森广域阵列(MWA)射电望远镜在扫描100 …
在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其中我们地球与火星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地带,地球是目前我们人类已知的一颗生命星球,虽然 …
还记得我们在幼儿园时候学的那首儿歌吗?“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当我们长大后才知道,这些在夜空中眨着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