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

量子

中国首次实现远距离量子纠缠纯化,效率比国际高6000多倍

财联社1月13日讯,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院士团队在通信和量子网络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柳必恒与南京邮电大学盛宇波等人合作,利用高品质的超纠缠源,首次实现了11公里的量子纠缠纯化,纯化效率比此前国际最好水平提升了6000多倍。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相关阅读:科技日报合肥1月12日电 记者12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通信和量子网络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与南京邮电大学盛宇波等人合作,利用高品质的超纠缠源,首次实现了11公里的远距离量子纠缠纯化,纯化效率比此前国际最好水平提升了6000多倍。研究成果已

我科学家首次实现远距离量子纠缠纯化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科技日报合肥1月12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12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通信和量子网络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与南京邮电大学盛宇波等人合作,利用高品质的超纠缠源,首次实现了11公里的远距离量子纠缠纯化,纯化效率比此前国际最好水平提升了6000多倍。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量子中继是在噪声信道中实现长距离量子通信的重要途径,而量子纠缠纯化是量子中继中的关键操作,可以从两份纠缠度较低的纠缠态中提炼出一份纠缠度较高的纠缠态。此前的纠缠纯化协议都是利用两对低纠缠度的光子对实现,而研究组与合作者提出了仅

法国量子技术研究取得多项成果,军队获准研发“超级战士”

法国将数字化发展作为后疫情时代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2020年在量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大投入力度。法国索邦大学联合欧洲其他7个大学组成的量子研究团队,用一组仅2.5厘米长的铯原子阵列,使量子存储器的存储和检索效率达到创纪录水平,向未来建立跨越洲际的大规模量子通信网络迈出关键一步。研究人员成功实现了一种新型量子纠缠交换协议,有助于未来的量子互联网中,不同平台在复杂异构环境的连接。法国和美国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全球首次的开创性实验,演示了“混合”量子网络,将两种截然不同的光量子信息编码方法结合起来,最终可实现更强大的通信和计算能力。法国和德国2020年6月共同宣布,将大力支持建立名为“盖亚-X

日本“富岳”荣登全球超算榜首 官民一体布局量子密码通信

2020年6月,在超级计算机的全球500强排名中,日本超级计算机“富岳”以每秒41.5亿亿次的运算速度排名世界第一,同时在模拟计算方法、人工智能学习性能、大数据处理性能等项目上也力拔头筹。11月,“富岳”再次以每秒44.2亿亿次的运算速度打破此前纪录。日本总务省统合创新战略推进会议2020年1月就“量子技术创新战略”发布最终报告,制定了实现量子技术创新的5大战略。7月,由日本政府牵头的大型国家项目“量子密码通信”项目正式立项,将展开4个方面的研究与开发:量子通信和加密链路技术、可信节点技术、量子中继技术和广域网构筑与运用技术。东芝公司和日本东北大学利用新一代技术量子密码通信,成功进行了传送人类

在安徽合肥体验“量子密话”

中新社合肥1月8日电 题:在安徽合肥体验“量子密话”作者 张俊 刘鸿鹤 储玮玮“‘量子密话’产品无线应用的方式对于量子安全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该产品正计划在海外进行测试,也欢迎海外用户进行体验。”中电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王建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日,中国电信宣布推出行业内首款“5G+量子安全通话”产品——“量子密话”,并已在安徽成功试商用。记者8日来到中电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解决方案经理程梦凯现场向记者演示了“量子密话”产品使用过程。使用者将量子安全通话SIM卡插入安卓手机,通过量子安全通话软件应用选择安全通话模式,点击后,手机屏幕呼叫页面上方显示“量子密钥协商中

我国成功组建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与“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对接的基础上,成功组建了世界上首个天地一体化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经过两年多的稳定性测试、安全性测试,这一成果今天(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按通信信道的不同,量子密钥分发主要有光纤和自由空间两种实现方式。最新建成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集成了700多条地面光纤量子密钥分发链路和两个卫星对地自由空间高速量子密钥分发链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陈宇翱:它覆盖的面积实际上是从北京到上海,实际上光纤总共是2000多公里,另外我们通过卫星连到了乌鲁木齐,那么这个是横跨了2600公里,所以我

央视:我国成功组建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

原标题:我国成功组建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与“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对接的基础上,成功组建了世界上首个天地一体化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经过两年多的稳定性测试、安全性测试,这一成果今天(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按通信信道的不同,量子密钥分发主要有光纤和自由空间两种实现方式。最新建成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集成了700多条地面光纤量子密钥分发链路和两个卫星对地自由空间高速量子密钥分发链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陈宇翱:它覆盖的面积实际上是从北京到上海,实际上光纤总共是2000多公里,另外我们通过卫星连到了乌鲁

量子通信走向民用:国内首款量子安全通话SIM卡面市

“5G+量子”正助力量子科技迈向民用。新年伊始,国内首款量子安全通话SIM卡——“量子密话”在安徽试点应用,这让量子通信走进千家万户的理想变为了现实。目前,中国电信推出的这款带有量子安全通话功能的国产手机,正面向安徽省内招募“量子密话”体验客户。第一财经记者从中国电信了解到,用户如需办理量子安全通话产品,可携带身份证前往当地营业厅,更换定制的量子安全通话SIM卡,下载天翼量子安全通话APP,全程只换卡不换号,也不需更换手机。在每次通话时,用户可自由选择普通通话或是量子安全通话。所谓“量子密话”,即是基于量子密钥离线存储的原理,在量子通信手机中预先将量子密钥置入SIM卡中,利用量子随机数及量子密

中国构建全球首个星地量子通信网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新华社合肥1月7日电(记者徐海涛、刘方强)32年前,人类历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在实验室诞生,传输了32厘米。而今,中国人将这个距离扩展了1400多万倍,实现了从地面到太空的多用户通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日宣布,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实现了跨越4600公里的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标志着我国已构建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雏形。该成果已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 量子通信是量子科技三大方向之一,经过20多年努力,中国在该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重大转变。2016年,中国成功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2017年,建成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 “墨子号”牵手“京沪干

量子安全通话SIM卡落地安徽

央广网北京1月6日消息(记者梁明星 安徽台记者孙成)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中国电信推出行业内首款量子安全通话产品——“量子密话”,目前已经在安徽成功试商用。1月6日,在位于合肥市高新区的中电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记者在解决方案经理程梦凯的指导下,使用已经更换了量子安全通话SIM卡并且下载了天翼量子安全通话APP的手机进行了“量子密话”,也就是量子密钥安全通话体验。程梦凯说:“用户点开联系人之后就会显示两种通话方式,第一种是普通通话,第二种就是用户可以拨打量子安全防护的安全通话。想要拨打安全通话,直接点击安全通话,这个时候被叫方也会收到这样一份来电提醒,在接通之后,就

从32厘米到4600公里!中国构建全球首个星地量子通信网

来源:新华网新华社合肥1月7日电(记者徐海涛、刘方强)32年前,人类历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在实验室诞生,传输了32厘米。而今,中国人将这个距离扩展了1400多万倍,实现了从地面到太空的多用户通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日宣布,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实现了跨越4600公里的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标志着我国已构建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雏形。该成果已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量子通信是量子科技三大方向之一,经过20多年努力,中国在该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重大转变。2016年,中国成功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2017年,建成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墨子号”牵手“京沪干线”,中国科学

量子安全通话SIM卡来了:安徽首批尝鲜,换卡不换号

中国电信近日宣布推出行业内首款量子安全通话产品——“量子密话”,已在安徽成功试商用。1月5日,澎湃新闻从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紫光国微”,002049)获悉,紫光国微已开始批量供货“量子密话”产品需要使用的定制SIM卡。据中国电信安徽公司,用户如需办理量子安全通话业务,可携带身份证前往当地营业厅,更换定制的量子安全通话SIM卡,下载天翼量子安全通话APP,全程只换卡不换号,也不需更换手机。在每次通话时,用户可自由选择普通通话或是量子安全通话。量子安全通话SIM卡 本文图片均来自澎湃新闻记者 虞涵棋 图“量子密话”需要主被叫方手机都需要支持这个功能。用户每次发起“量子密话”时,通话会

中国电信推出行业首款量子安全通话产品 安徽用户首批尝鲜

近日,中国电信推出行业内首款量子安全通话产品——“量子密话”,该产品是由中国电信控股的专业公司——中电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目前已在安徽成功试商用,正面向安徽省内招募“量子密话”友好体验客户。“量子密话”到底是什么?“量子密话”是用量子信息技术来保护通话的安全服务。作为国内首款将5G与量子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移动通信产品,它直接服务于公众、党政军和企事业群体。“量子密话”最主要的特点是充分利用量子随机数及量子密钥分发机制来生成认证密钥及通话密钥,其密钥具有真随机性。用户每次发起“量子密话”时,通话会随机抽取芯片内的一个量子密钥与后台建立连接、校验身份信息,认证通过后,再另外实时生成一个新密

中科大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获重要进展

本报合肥1月4日电(记者徐靖)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项国勇研究组与香港中文大学袁海东教授合作,在量子精密测量实验中同时实现3个参数达到海森堡极限精度的测量,测量精度比经典方法提高13.27分贝。该成果1月1日在线发表于《科学进展》。单参数量子精密测量是量子精密测量中最简单的问题,近年来在引力波探测等问题中有了重要应用。但多参数量子精密测量复杂得多,参数之间存在精度制衡。如何减少参数之间的精度制衡以实现多参数同时最优测量,是多参数量子精密测量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消除参数之间的精度制衡,研究人员将单参数测量实验中控制增强的次序测量技术应用到多参数测量中,通过调控量子系统动力

潘建伟:量子计算正从“玩具”变成“工具”

科技日报记者 毕文婷30多年前,在科学家们对量子叠加、量子纠缠等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研究过程中,精细的量子调控技术逐渐发展起来,使得人类从对量子规律的被动观测跨越到对量子状态的主动精确操纵,由此我们现在所说的“量子科技”便诞生了。量子科技是融合量子调控和信息技术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在这一领域,我国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并在部分方向实现国际领先。我国量子科技将如何深化发展,自主创新科技体系将如何构建,从基础研究到实用化、工程化的转化之路将如何实现引领性突破?科技日报记者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进行了专访,请他谈谈对量子科技发展的思考。视觉中国供图不会取代

中国电信推出首款量子安全通话产品——“量子密话”

央广网北京1月3日消息(记者张棉棉)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中国电信日前正式对外宣布,推出行业内首款量子安全通话产品“量子密话”,该产品由中国电信控股的中电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具备高等级安全,以App形式实现,已成功在安徽试商用。以前人们听过很多关于量子的概念,但都是真假掺和的。比如量子通信是真的,量子波动速读、量子袜子……这些都是假的。今天我们说的量子密话又是什么呢?量子通信简单说,就是通过量子本身的特性,生成密钥——或者更形象的说,就是一个密码本。双方会同时获得一个密码本,这个密码本别人没有。而且一旦有人试图去偷看这个密码本,双方还能发现有人偷看。而且这个密码本,

不能编程、烧钱、没用?潘建伟直播回应“九章”量子计算争议

在200秒时间内,76个光子穿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精心构筑的光学网络,完成了5000万个样本的高斯玻色采样。而同样一道数学题交给世界上最顶尖的超级计算机“富岳”,需要6亿年,差距超过了百万亿(10的14次方)。这个于12月4日揭开面纱的光量子计算模型机名为“九章”,是世界上第二次达到加州理工学院教授普雷斯基尔提出的“量子霸权”(Quantum supremacy)标准的量子计算实验。潘建伟觉得这个名称太霸道,不够学术性。他选择了 “量子优越性”(Quamtum advantage)这个词,含义是一样的,即量子计算机在特定问题上超越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经典计算机。尽管选择了一个更低调的名词,

量子计算机已经可以取代经典计算机了?12月科学流言榜来解答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是近期的科技热点。但这是否意味着量子计算机已经可以取代经典计算机了?2020年12月“科学”流言榜今天(12月31日)发布,对其进行解答。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1.复原乳没营养是“假牛奶”,堪称奶中“地沟油”流言:复原乳没营养,是一种“假牛奶”,甚至可以说是牛奶中的“地沟油”。真相:这一说法没有科学依据。鲜牛奶是指牛奶脱离牛体24小时之内的牛奶;复原乳又被称为“还原乳”或“还原奶”,是将干燥或者浓缩后的乳制品与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后获得

安徽省建设国内首个量子计算双创平台

来源:安徽日报安徽日报讯(记者 汪永安)12月25日,由合肥市大数据公司和合肥本源量子公司发布共同打造的量子计算双创平台建设情况,这是我国首家以量子计算为主要特色的双创平台。量子计算双创平台,任务是孵化打造量子计算产品矩阵、产业集群、人才梯队、生态圈,提供用户学习、使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计算产品,培养优秀量子技术人才。同时,建设全方位高层次量子计算开发者平台,孵化量子计算初创企业,全面布局量子计算全产业链,打造量子计算生态圈,夯实合肥“量子中心”地位。“双创平台将致力于提供‘量子计算+大数据+各领域’的创新创业平台,推广量子计算在多行业的创新应用,探索‘量子计算+’的商业价值,让大众对量子

我国科学家研究自由空间远距离量子通信获重要进展

新华社合肥12月27日电(记者徐海涛)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教授潘建伟、彭承志、张强等人与清华大学王向斌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尤立星研究员等人合作,近日实现了基于远距离自由空间信道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开启了在自由空间实现远距离复杂量子信息处理任务的可能。近年来,量子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但由于光纤存在固有损耗,量子信号又不能像经典通信信号那样被放大,制约着远程量子通信的实现。在外太空的自由空间信道,光信号损耗非常小,通过卫星的辅助可以大大扩展量子通信距离。随着我国“墨子号”量子卫星发射,卫星平台和地面光纤网相结合的量子通信技术方案已见雏形,但还存在大气湍流

中国首度实现“量子霸权” 世界顶尖科学家这样评价

图说:基于光的“九章” 新华社 发(下同)近日,我国量子计算研究成功攀登至第一个里程碑:量子计算优越性(国外也称之为“量子霸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实现了具有实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在此之前,人类历史上只有谷歌的“悬铃木”曾经实现过“量子霸权”。什么是“量子霸权”?“九章”的出现是否说明量子计算机已经有可能走入千家万户?量子计算机真的能全面“碾压”传统计算机吗?记者从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获悉,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理论部主任、2013年沃尔夫

“九章”计算机助力我国首次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 它花1分钟,超算需亿年(科技自立自强)

核心阅读近日,中国科学家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计算玻色采样问题,“九章”处理5000万个样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算需6亿年。这是我国首次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眼下,研制量子计算机已是世界科技前沿的最大挑战之一。未来,“九章”在机器学习、量子化学等领域有潜在应用。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计算玻色采样问题,“九章”处理5000万个样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需要6亿年。这是我国首次实现“量子计算优

我国量子计算机实现算力全球领先

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这一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牢固确立了我国在国际量子计算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量子优越性是指当新生的量子计算原型机,在某个问题上的计算能力超过了最强的传统计算机,就证明其未来有多方超越的可能。”中科大教授陆朝阳介绍,多年来国际学界高度关注、期待这个里程碑式转折点到来。潘建伟团队这次突破历经20年,主要攻克高品质光子源、高精度锁相、规模化干涉三大技术难题。与通用计算机相比,“九章”

“九章”计算机助力我国首次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它花1分钟,超算需亿年(科技自立自强)本报记者 游 仪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08日 第 13 版) 核心阅读 近日,中国科学家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计算玻色采样问题,“九章”处理5000万个样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算需6亿年。这是我国首次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 眼下,研制量子计算机已是世界科技前沿的最大挑战之一。未来,“九章”在机器学习、量子化学等领域有潜在应用。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

美媒:美军拟发力推进抗量子加密技术 以防对手量子计算机攻击

参考消息网12月6日报道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12月4日发表题为《美国国防信息系统局开始密切关注抗量子加密能力》的报道称,一名高级技术官员当地时间周四说,美国国防信息系统局(DISA)开始密切关注能够保护国防通信不受强大的量子计算机攻击的加密能力。全文摘编如下:在DISA一年一度的行业预测会上,DISA新兴技术处的系统创新科学家斯蒂芬·华莱士说,抗量子加密是DISA在2021财年重点关注的一个新技术领域。华莱士说,抗量子技术目前只处于“密切关注”阶段,DISA官员正致力于更好地了解这项技术对于未来的影响。华莱士在预测会结束后的电话会议上对记者们说:“我们想了解未来量子计算机将对我们保卫网络的

中国量子计算新突破 外媒赞这是重要里程碑!

国际学术期刊《科学》12月4日公布了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的重大突破。“九章”的问世,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对于这一令人瞩目的成就,国际媒体和机构纷纷给予关注。△12月4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了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的最新成果,审稿人评价这是“一个最先进的实验”和“一个重大成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学者,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 ,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来自日本的“富岳”则要用6亿年 。实验结果显示,“九章”处理特定问题的速度比“富岳”快100万亿倍; 等效来看,“九章”比去年谷歌发布的

中国“九章”演示“量子霸权”算力远超经典计算机

原标题:美媒:中国“九章”演示“量子霸权”美媒称,史上第一次,一台利用光子构建的量子计算机的表现甚至超越了运算速度最快的经典超级计算机。据《科学美国人》月刊网站12月3日报道,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和陆朝阳率领的物理学家团队利用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实现了“高斯玻色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的论文显示,其结果是76个被探测到的光子,这远远超过了先前创下纪录的5个被测光子以及经典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光量子干涉实物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站)报道称,与利用硅处理器构建的传统计算机不同,“九章”量子计算机是一个由激光器、反射镜、棱镜和光子探测器组成的精密桌面装置。

美媒:中国“九章”演示“量子霸权”

美媒称,史上第一次,一台利用光子构建的量子计算机的表现甚至超越了运算速度最快的经典超级计算机。据《科学美国人》月刊网站12月3日报道,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和陆朝阳率领的物理学家团队利用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实现了“高斯玻色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的论文显示,其结果是76个被探测到的光子,这远远超过了先前创下纪录的5个被测光子以及经典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光量子干涉实物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站)报道称,与利用硅处理器构建的传统计算机不同,“九章”量子计算机是一个由激光器、反射镜、棱镜和光子探测器组成的精密桌面装置。它不是有朝一日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或存储文档的

我国科学家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实现了具有实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之所以命名为“九章”,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根据现有理论,该量子计算系统处理高斯玻色取样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富岳”快100万亿倍(“九章”1分钟完成的任务,超级计算机需要1亿年)。等效地,其速度比去年谷歌发布的53个超导比特量子计算原型机“悬铃木”快100亿倍。这一成果使得我国成功达到了量子计算研究的第一个里程碑:量子计算优越性(国外也称之为

中国量子计算机实现算力全球领先

本报合肥12月4日电 (记者游仪)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用6亿年。这一突破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牢固确立了中国在国际量子计算研究中的第一方阵地位。 中科大教授陆朝阳说,多年来国际学界高度关注、期待这个里程碑式转折点到来。潘建伟团队这次突破历经20年,主要攻克高品质光子源、高精度锁相、规模化干涉三大技术难题。 与通用计算机相比,“九章”还只是“单项冠军”。但其超强算力,在图论、

观察|“九章”问鼎 确立我国在国际量子计算研究第一方阵地位

本文转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在竞争激烈的量子科技前沿,中国科学家又树立起了一座举世瞩目的里程碑。 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处理5000万个样本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用6亿年。相关论文于12月4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科学》杂志审稿人评价,这是“一个最先进的实验”,“一个重大成就”。 潘建伟表示,这一成果牢固确立了我国在国际量子计算研究中的第一方阵地位。基于“九章”的“高斯玻色取样”算法

“九章”问鼎 确立我国在国际量子计算研究第一方阵地位

本文转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韩亚栋 光量子干涉实物图:左下方为输入光学部分,右下方为锁相光路,上方共输出100个光学模式,分别通过低损耗单模光纤与100超导单光子探测器连接。摄影/马潇汉 梁竞 邓宇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供图) “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光路系统原理图:左上方激光系统产生高峰值功率飞秒脉冲;左方25个光源通过参量下转换过程产生50路单模压缩态输入到右方100模式光量子干涉网络;最后利用100个高效率超导单光子探测器对干涉仪输出光量子态进行探测。制图/陆朝阳 彭礼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供图) 在竞争激烈的量子科技前沿,中国科学家又树立起了一座举世瞩目的里程碑。

我国量子计算机实现算力全球领先(创新前沿)

本报合肥12月4日电 (记者游仪)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这一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牢固确立了我国在国际量子计算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量子优越性是指当新生的量子计算原型机,在某个问题上的计算能力超过了最强的传统计算机,就证明其未来有多方超越的可能。”中科大教授陆朝阳介绍,多年来国际学界高度关注、期待这个里程碑式转折点到来。潘建伟团队这次突破历经20年,主要攻克高品质光子源、高精度锁相、规模化干涉三大技

环球聚焦点丨中国量子计算新突破 外媒赞这是重要里程碑!

来源:环球资讯+国际学术期刊《科学》12月4日公布了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的重大突破。“九章”的问世,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 对于这一令人瞩目的成就,国际媒体和机构纷纷给予关注。△12月4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了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的最新成果,审稿人评价这是“一个最先进的实验”和“一个重大成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学者,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来自日本的“富岳”则要用6亿年。实验结果显示,“九章”处理特定问题的速度比“富岳”快100万亿倍;等效来看,“九章”比去

美媒解读:“九章”计算机再次演示量子霸权

原标题:美媒解读:“九章”计算机再次演示量子霸权参考消息网12月5日报道 美媒称,史上第一次,一台利用光子构建的量子计算机的表现甚至超越了运算速度最快的经典超级计算机。据《科学美国人》月刊网站12月3日报道,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和陆朝阳率领的物理学家团队利用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实现了“高斯玻色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的论文显示,其结果是76个被探测到的光子,这远远超过了先前创下纪录的5个被测光子以及经典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报道称,与利用硅处理器构建的传统计算机不同,“九章”量子计算机是一个由激光器、反射镜、棱镜和光子探测器组成的精密桌面装置。它不是有朝一

看完这篇,终于可以和别人聊量子计算机了!

量子计算机今天刷屏了——中国研究团队构建的量子计算机“九章”,实现了对玻色采样问题的快速求解,其计算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百万亿倍!具体报道请戳下图“九章号”的部分光路结构|摄影:马潇汉、梁竞、邓宇皓不过,大部分朋友看完都只能留下一句话:“每个字我都认识但……”别担心,AI准备了一份小白友好的说明书。什么是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为什么厉害?量子霸权又是什么?你都能在这里找到看得懂的答案。量子计算机是计算机吗?是,但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电脑”差别很大——两者的计算形式不一样,电脑通过电路的开和关进行计算,而量子计算机则是以量子的状态作为计算形式。我们日常用的电脑,不管是屏幕上的图像还是输

量子计算机“九章”厉害了

来源:新民晚报新民晚报记者 马亚宁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科技交相碰撞出无穷的未来密码,让“算力”二字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自带高光,备受世界瞩目。今天,我国量子计算研究成功攀登至第一个里程碑:量子计算优越性(国外也称之为“量子霸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实现了具有实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相关论文于12月4日以“First Release”形式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光路系统原理图 左上方激光系统产生高峰值功率飞

超级计算机的100万亿倍!中国量子计算机“九章”为何这么快?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 罗亦丹)12月4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团队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该计算机处理特定问题的计算能力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百万亿倍,比2019年谷歌发布的53个超导比特量子计算原型机“悬铃木”快一百亿倍。为何量子计算机能这么快,其背后的技术原理是什么?中科大“九章”相比谷歌的“悬铃木”有哪些技术突破?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教授此前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现有电子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是串行运算,即存储器只能存一个数,操作一次变成另一个数,所以操作是一步一步的。而量子计算机从原理上是并行处理,操作一次可以把2的N次

人民日报头版关注:我国量子计算机实现算力全球领先(创新前沿)

本报合肥12月4日电 (记者游仪)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该校潘建伟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这一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牢固确立了我国在国际量子计算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量子优越性是指当新生的量子计算原型机,在某个问题上的计算能力超过了最强的传统计算机,就证明其未来有多方超越的可能。”中科大教授陆朝阳介绍,多年来国际学界高度关注、期待这个里程碑式转折点到来。潘建伟团队这次突破历经20年,主要攻克高品质光子源、高精度锁相、规模化干涉三大

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研制成功 问鼎全球最快计算机

央广网北京12月5日消息(记者王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研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研制出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要用6亿年。这一成果使我国成功达到了量子计算研究的第一个里程碑:量子计算优越性。4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了该成果。2020-12-5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量子计算机在原理上具有超快的并行计算能力,量子计算可望通过特定算法实现指数级别的加速。当前,研制量子计算机已成为世界科技前沿的最大挑战之一。这当中,量子计算研

里程碑式突破!——潘建伟团队解说“九章”量子计算机

在一个特定赛道上,200秒的“量子算力”,相当于目前“最强超算”6亿年的计算能力!12月4日,《科学》杂志公布了中国“九章”的重大突破。这台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学者研制的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推动全球量子计算的前沿研究达到一个新高度。尽管距离实际应用仍有漫漫长路,但成功实现了“量子计算优越性”的里程碑式突破。“九章”优胜在何处?里程碑式跨越如何实现?“算力革命”走向何方?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潘建伟团队。算力新高度 技术三优势“量子优越性”——横亘在量子计算研究之路上的第一道难关。这是一个科学术语:作为新生事物的量子计算机,一旦在某个问题上的计算能力超过了最强的传统计算机,就

里程碑式突破!潘建伟团队解说“九章”量子计算机

新华社合肥12月4日电 题:里程碑式突破!——潘建伟团队解说“九章”量子计算机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徐海涛、董瑞丰、周畅在一个特定赛道上,200秒的“量子算力”,相当于目前“最强超算”6亿年的计算能力!12月4日,《科学》杂志公布了中国“九章”的重大突破。这台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学者研制的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推动全球量子计算的前沿研究达到一个新高度。尽管距离实际应用仍有漫漫长路,但成功实现了“量子计算优越性”的里程碑式突破。“九章”优胜在何处?里程碑式跨越如何实现?“算力革命”走向何方?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潘建伟团队。算力新高度 技术三优势“量子优越性”——横亘在量子计算

它来了,比超级计算机快100000000000000倍!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又见“中国式浪漫”!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研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研制出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其处理特定问题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百万亿倍。这一成果使我国成功实现了量子计算研究的第一个里程碑——量子计算优越性,相关论文今天(4日)会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我国科学家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浏览器版本过低,暂不支持视频播放△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栏目视频在位于安徽合肥的中科院量子创新研究院,记者看到,这台最新研制成功的量子计算原型机几乎占据了半个实验室,包含上千个部件。经过二十多年研究攻关,科研团队通过在量子光源、量子干涉、单光子探测器等领域的自主创新

里程碑式突破!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实现“量子霸权”

来源:科技日报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实现了具有实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据现有理论,该量子计算系统处理高斯玻色取样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百万亿倍,即“九章”一分钟完成的任务,超级计算机需要一亿年。其速度也等效地比去年谷歌发布的53个超导比特量子计算原型机“悬铃木”快一百亿倍。这一成果使得我国成功达到了量子计算研究的第一个里程碑:量子计算优越性(国外称“量子霸权”)。相关论文于12月4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实现“量子霸权

实现里程碑式突破!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

我国科学家4日宣布构建了76个光子(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以速度来看,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的速度只需200秒,而目前的超级计算机要用6亿年。通常认为,50个量子比特是证明量子计算机有望超越传统计算机的关键门槛。“九章”得名于我国古代一部知名的数学专著。

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 问鼎全球最快计算机

央广网北京12月5日消息(记者王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小说《镜子》中有一台超弦计算机,这台计算机拥有几乎无限运算和存储能力。科幻故事有一天会成真吗?也许量子计算机能给出答案。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合作者成功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根据现有理论,在经典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任务中,“九章”一分钟完成的任务,超级计算机需要一亿年。量子计算机的速度有多快?曾有人打过一个比方,如果现在传统计算机的速度是自行车,那么量子计算机的速度就好比飞机。陆朝阳介绍,由于量子计算机在原理上具有超快的并行计算能力,因此量子计

我科学家确立“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

来源:光明日报“九章”比“悬铃木”等效速度快100亿倍我科学家确立“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实现了具有实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根据现有理论,该量子计算系统处理高斯玻色取样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富岳”快100万亿倍,等效速度比去年谷歌发布的53个超导比特量子计算原型机“悬铃木”快100亿倍。相关成果12月4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一个最先进的实验”“一个重大成就”,《科学》审稿人如此评价。量子计算机在原理上具有超快的并行计算能力,相比经典

英媒:量子计算,“九章”里程碑式突破

英国《每日电讯报》12月4日文章,原题:与美欧技术竞赛加剧之际,中国宣布实现“量子计算的优势”中国科学家宣布已成功研制出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其执行某些特定计算的速度,比目前全球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富岳”快100万亿倍。这标志着中国量子计算机研发努力的一个里程碑。中国官媒报道说,中国研究人员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其速度是现有超级计算机的指数级倍数。《科学》杂志已发表这一成果。这一突破代表了量子计算优势,又称“量子优越性”。传统计算机无法在合理时间内执行相同的计算任务,即使通过算法或硬件改良也无法实现。中国科学家正同谷歌、亚马逊、微软等美国公

里程碑式突破!中国科学家实现“量子霸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实现了具有实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根据现有理论,该量子计算系统处理高斯玻色取样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百万亿倍(“九章”一分钟完成的任务,超级计算机需要一亿年)。等效地,其速度比去年谷歌发布的53个超导比特量子计算原型机“悬铃木”快一百亿倍。这一成果使得我国成功达到了量子计算研究的第一个里程碑:量子计算优越性(国外也称之为“量子霸权”)。相关论文于12月4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图片1:“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光路系

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求解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

我国科学家4日宣布构建了76个光子(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以速度来看,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的速度只需200秒,而目前的超级计算机要用6亿年。通常认为,50个量子比特是证明量子计算机有望超越传统计算机的关键门槛。“九章”得名于我国古代一部知名的数学专著。公开资料显示,量子计算机的特点主要有运行速度较快、处置信息能力较强、应用范围较广等。与一般计算机比较起来,信息处理量愈多,对于量子计算机实施运算也就愈加有利,也就更能确保运算具备精准性。“这一成果意味着我国成功达到量子计算研究的第一个里程碑——量子计算优越性,牢固确立了我国在国际量子计算研究中的第一方阵地位,为未来实现规模化量子

我科学家到达“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

“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光路系统原理图 :左上方激光系统产生高峰值功率飞秒脉冲; 左方25个光源通过参量下转换过程产生50路单模压缩态输入到右方100模式光量子干涉网络; 最后利用100个高效率超导单光子探测器对干涉仪输出光量子态进行探测。(制图:陆朝阳,彭礼超)光量子干涉实物图(摄影:马潇汉,梁竞,邓宇皓)100模式相位稳定干涉仪(摄影:马潇汉,梁竞,邓宇皓)光量子干涉示意图 (制图:文乐,罗弋涵)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合肥12月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磊)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构建了76个光子的

算力突破迎来新希望 中国科学家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科技交相碰撞出无穷的未来密码,让“算力”二字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自带高光,备受世界瞩目。今天,我国量子计算研究成功攀登至第一个里程碑:量子计算优越性(国外也称之为“量子霸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实现了具有实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样”任务的快速求解。相关论文于12月4日以“First Release”形式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根据现有理论,中国“九章”处理高斯玻色取样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百万亿倍,等效地其速度比去年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