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

中国经济

土耳其高管:中国经济将保持持续增长

申盖泽尔和儿子在上海留念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闫伟):不久前,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此,曾经在上海工作、生活过多年的跨国公司土耳其高管申盖泽尔认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将保持持续增长。土耳其人申盖泽尔是一名高级管理人员和食品工程师,曾经在中国上海担任一家跨国公司亚太地区负责人。在上海工作、生活的5年半的时间里,申盖泽尔成为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见证人之一,有幸结识并迎娶了一位漂亮的中国妻子,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渡过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申盖泽尔说,刚到上海,他对上海的现代化程度感到吃惊,特别是

人民日报:中国经济韧性十足

原标题:人民日报:中国经济韧性十足2020年,注定将在新中国历史上留下极不寻常的一笔。这一年意义非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勠力同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年挑战连连。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夺取了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放眼全球,我国是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一系列事实有力证明,中国经济稳中

700亿件快递背后的中国潜力 折射出中国经济活力

500亿、600亿、700亿……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从9月10日到11月16日,我国快递年业务量实现了“三连跳”。今年人均快递量已达50件,再创历史新高。在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之际,中国快递业的表现分外亮眼。这是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国内消费回暖的直观体现,折射出中国经济的蓬勃活力。快递业之所以能够重回高位增长区间,得益于行业的快速复工复产、消费市场线上线下融合加速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发货就是产业动能,收货就是消费活力。收发之间,马不停蹄的货车货机,穿梭街巷的快递小哥,不畏路途遥远、不怕风霜雨雪,给人们带去的是经济发展的确定性、内需市场的自信心。可以说,消费者“点”下去,机器“开”起来

700亿件快递背后的潜力 折射出中国经济活力

500亿、600亿、700亿……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从9月10日到11月16日,我国快递年业务量实现了“三连跳”。今年人均快递量已达50件,再创历史新高。在世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之际,中国快递业的表现分外亮眼。这是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国内消费回暖的直观体现,折射出中国经济的蓬勃活力。快递业之所以能够重回高位增长区间,得益于行业的快速复工复产、消费市场线上线下融合加速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发货就是产业动能,收货就是消费活力。收发之间, 马不停蹄的货车货机,穿梭街巷的快递小哥,不畏路途遥远、不怕风霜雨雪,给人们带去的是经济发展的确定性、内需市场的自信心。可以说,消费者“点”下去,机器“开”起

中国经济韧性十足

2020年,注定将在新中国历史上留下极不寻常的一笔。这一年意义非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勠力同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年挑战连连。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夺取了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放眼全球,我国是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一系列事实有力证明,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稳中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国际论道)

十二月二日,在四川天府新区眉山片区,中建钢构(四川)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在忙碌焊接加工零部件。目前,各企业加班加点赶制订单,全力忙碌生产,力争把疫情耽误的时间夺回来,确保在年底前如期完成订单任务。张忠苹摄(人民图片)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2.1%、56.4%和55.7%,高于上月0.7、0.2和0.4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位于年内最高点,并且连续9个月高于临界点。中国官方发布的这些最新经济数据,引起了多家外媒的持续关注。“三年来最快增长”路透社在题为《中国制造业实现三年来最快增长》的报道中说

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都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经济韧性十足

2020年,注定将在新中国历史上留下极不寻常的一笔。这一年意义非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勠力同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年挑战连连。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夺取了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放眼全球,我国是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一系列事实有力证明,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稳中

调查显示全球跨国企业首席财务官上调中国经济展望

新华社纽约12月4日电(记者潘丽君)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全球首席财务官委员会日前公布的第四季度调查报告显示,大型跨国企业首席财务官上调中国经济展望,认为中国正逐步摆脱新冠疫情阴霾实现经济增长。CNBC全球首席财务官委员会由大型跨国公司首席财务官组成。本次调查显示,受访者把中国经济展望从第三季度的“稳定”上调至“温和改善”。同时,这一机构把对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经济展望从此前的“温和下滑”上调至“稳定”,把对日本、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及欧元区的展望保持在“稳定”,把对非洲、中东、拉丁美洲和俄罗斯的展望保持在“温和下滑”。从企业层面看,约65%的受访首席财务官认为,当前疫情是企业面临

全球大企业CFO普遍认同:中国经济增速将持续超过美国

参考消息网12月4日报道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12月2日报道,连续两个季度,全球主要首席财务官(CFO)们对中国经济的看法比对美国经济的看法更积极。报道称,在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全球首席财务官委员会四季度调查中,CFO们对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平均展望为“适度改善”,在三季度的“稳定”基础上有所提升。报道还称,该委员会对美国经济的展望也有所改善,从三季度的“适度下降”提升至本季度的“稳定”,但仍落后于中国。报道指出,在全球范围内,GDP展望与二、三季度调查结果相比普遍有所改善。本季度,该委员会将加拿大和英国的评级与美国一样从“适度下降”提升至“稳定”。日本、亚洲其

环球聚焦点丨从中国经济最新数据中,外媒读出了什么

国家统计局11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2.1%、56.4%和55.7%,高于上月0.7、0.2和0.4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位于年内最高点,并且连续9个月高于临界点。中国官方发布的这些最新经济数据,引起了多家外媒的持续关注。“中国制造业已恢复到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前水平”路透社在题为《中国制造业实现三年来最快增长》的报道中说,中国官方发布的PMI指数从10月的51.4%升至11月的52.1%,是自2017年9月以来的最高值,而且高于路透社分析师此前预期的51.5%。这显示中国的制造业已恢复到新冠肺炎大流行之前的

外贸出口强势增长 中国经济稳步迈向新高度

■本报记者 白舒婕国家统计局11月30日发布的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1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2.1%、56.4%和55.7%,分别高于10月0.7、0.2和0.4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位于年内最高点,连续9个月高于临界点。其中,出口和服务业表现抢眼,联手助力经济稳定恢复。出口强势增长拉升PMI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对11月PMI数据作出解读。他表示,11月制造业呈现四方面特点:一是产需两端协同发力,制造业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供需循环持续改善;二是进出口景气度稳步回升;三是价格指数升幅较大;四是大中小型企业景气度均有所

邢云超:双循环——中国经济新格局

今年五月以来,国内高层多次提及“双循环”概念,“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此乃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大背景下中国更高层面结构调整和更深层次体制改革之新经济战略,堪称在维护国家发展利益、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之根本遵循,料将主导2035中国经济远景规划大方向,成为中国经济未来一个时期重点发展之核心。”双循环“模式是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发展转轨的政策选择。相对于过往以出口和投资消费外向型经济为主体构成的全球化经济外循环,其生产、交易及分配整个产业链和消费末端均发生在国内。其安全性、独立性、主观性异常突出,对外依存度和受制性则明显降低。

外媒:消费回升 中国经济复苏势头增强

本文转自【国际在线】;11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多家外媒对此进行报道称,中国消费稳步回升,工业生产和投资增速超过预期,经济复苏势头增强。 法国《费加罗报》报道截图 16日,法国《费加罗报》发表的一篇题为《新冠疫情后中国消费持续增长》的文章写道,自中国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恢复正增长以来,10月中国消费加速增长。报道分析,这主要受益于中国“十一”黄金周假期和政府实施的刺激性政策。 文章写道,新冠疫情后中国经济复苏步入正轨,并援引日本野村银行的预测称,“到2020年底,预计中国经济会出现更明显的复苏,服务业和零售业将稳步增长。” 《日本时报》报道截图 16日,《日本时

未来5年,中国经济需要越过哪些“坎”?

(经济观察)未来5年,中国经济需要越过哪些“坎”?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未来5年,中国经济需要越过哪些“坎”?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十三五”走入尾声,下一个五年即将启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需要越过哪些“坎”?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多位专家到场,解析未来5年的中国经济走向,从金融、实体经济、消费等方面提出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挑战。资料图为一集装箱码头。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稳定杠杆率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表示,受到疫情等特殊影响,今年中国宏观杠杆率快速上升,前三季度已经上升了27.7个百分点,杠杆率超过270%,也就是说债务规模是GDP的2.7倍,

中国经济复苏韧性足(锐财经)

今年前三季度,漳州车务段海沧站已累计开行中欧班列(厦门)204列,装车9180辆,货物价值约7亿美元。图为日前货运员在吊运中欧班列(厦门)X8098次货物列车。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摄11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经济运行中的用电、货运等实物指标快速增长,消费持续回暖,“一带一路”合作韧性十足。全社会用电量增长6.6%刚刚出炉的各项经济数据显示,10月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这在发电等实物量指标中亦有体现。据国家发改委17日发布的数据,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长4.6%;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6%,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0.

中国经济凸显韧劲,商业地产市场将看到新机遇

近期,CBRE世邦魏理仕执行董事、中国区战略顾问部主管陈学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城市更新是一个大趋势,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而“双循环”对城市更新的影响,则可能会衍生更多的需求和要求。比如,如何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改变城市这一载体中人口的结构等。亚太地区可投资商业地产总量最大的市场11月8日,CBRE世邦魏理仕在第三届进博会上发布了《2030年中国地产市场展望报告》。“中国经济在新冠肺炎后的世界中显示出了韧性,”世邦魏理仕中国区研究部主管谢晨乐观表示:“中国将引领全球经济复苏,而商业地产市场将看到新的机遇。”据该份报告,受服务业增长以及贸易和工业持续走强的推动,中国内地经济在

麻辣财经:跨国企业,对中国经济投出信任票

往年通常在3月份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这两天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拉开帷幕。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一年一度,高朋满座。而今年受全球疫情影响,姗姗来迟。2020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虽然时间延后,形式也变为“线上线下”结合,但论坛“与世界对话,谋共同发展”的初心不变,各国政商界对中国经济的关注热度不减,对中国市场的高度认可和普遍看好也丝毫没有动摇。论坛上,不少跨国企业负责人通过演讲,纷纷向中国经济投出信任票。咱们一起来听听,企业大咖是怎么说的吧!星巴克总裁、首席执行官凯文约翰逊:中国不仅市场体量巨大,还扮演着全球创新引擎的角色星巴克,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公司。作为星巴克的掌门人,凯文约翰逊对中国市场十分看好。“

外媒:“双11”让世界看到中国经济的强势复苏

截至11月11日23:59,“双11”各大电商平台创造了不俗销售业绩。其中,阿里巴巴旗下天猫“双11”成交额达到4982亿元,京东“双11”累计下单金额超过2715亿元,均再次创下销售规模新纪录。与此同时,苏宁易购、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都取得了亮眼的销售业绩。多家外媒对此进行报道并认为,“双11”让世界看到中国经济的强势复苏。 11月12日,法国《费加罗报》报道称,受益于中国新冠疫情后的消费反弹以及数字经济的发展,中国电商阿里巴巴旗下天猫“双11”销售规模再破记录。报道认为,“双11”现在已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12日,在美国CNN的报道中,市场调研公司Forrester的分析师王晓峰表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足 已成全球经济增长“引擎”

“2019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达到16.3%,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00万亿元。”——11月1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唐登杰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0年会上透露了一个重要数据。他表示,在世界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主要经济体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笔者认为,“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实至名归,特别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我国经济稳步回升并领跑全球主要经济体,展现出强大的韧劲和潜力,中国经济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动力最足的“引擎”。今年以来,在疫情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长的曲线图也出现了先抑后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投资、消费等主

“观察中国经济活力的一扇窗口”

“‘双11’已经成为一场国际盛会,触角遍及世界各地。”巴西圣保罗大学经济学教授亚历山大·菲格雷多表示。在“双11”巴西推广活动中,菲格雷多以“非常优惠的价格”抢购了一部华为手机。“我向许多朋友推荐了这场购物盛宴,‘双11’拉近了中国和我们的距离。”迈入第十二个年头,“双11”购物节再一次在全球掀起消费热潮。美国市场观察网站日前报道,“双11”购物节是一年中最繁忙的网购日之一,而且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时尚界和零售业人士从这一购物节中看到未来巨大的消费潜力。据菲律宾ABS—CBN电视台报道,厨具、装饰品、床上用品等居家用品在今年的“双11”购物节中更受欢迎。据东南亚电商巨头来赞达统计,今年有超过3

发改委副主任唐登杰: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11月11日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唐登杰在2020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2019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达到16.3%,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00万亿元,在世界经济增速大幅下滑、主要经济体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据唐登杰介绍,我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中国制造不断向创新、智慧、开放迈进,服务业的“稳定器”作用持续增强。“十三五”以来,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在60%以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消费市场规模居全球前列。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超过60%,已有近8.5亿人在城镇工作和生活。2019年研发经费投入达2.2万亿元,占GDP比重提高到2.23%;每

激荡中国经济“大海”的澎湃动力

新华社上海11月9日电题:激荡中国经济“大海”的澎湃动力新华社记者齐中熙、魏玉坤志合越山海,携手同奋进。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期举行,四海宾朋合作意愿热度不减,成交数额持续刷新,中国经济“大海”澎湃激荡。“大海”之大,源自潜力巨大。经过3年发展,进博会让展品变商品、让展商变投资商,交流创意和理念,联通中国和世界。穿行在展厅中,人们能深切感受到中国市场之大、潜力之巨。今年展览面积超过上届,世界500强参展企业数量达到往届规模;数百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全球首发、中国首展”;报名采购商达40万人……疫情之下,中国14亿人口的大市场敞开怀抱,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必将塑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丨“全球首发”见证中国经济活力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进博会开展以来,“全球首发”成为热门词汇,进博会也成为了全球多项新技术和新产品走向世界的起点。 在进博会新品集中发布平台,各种新奇、炫酷的产品、技术以及新服务,令人耳目一新。每天“全球首发”的新品数量多达20余款,占全天新品发布总量的一半以上。 参展商 费博瑞:我们观察到中国市场,在非常快速的持续的开放当中,美妆市场是非常讲究创新的一个市场,进博会其实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可以把我们最好的创新,把我们的产品,把我们的科技,带给消费者,更好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今年的进博会,各国企业参展踊跃,总展览面积比上届扩大了近3万平方米,更有近百家参展商已连续签约未来三届

制造业“飘红”增色中国经济复苏(国际论道)

来源:海外网图为十月三十一日,江苏连云港港口码头正在装卸货物,呈现一派繁忙景象。王春摄(人民视觉)随着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中国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国家统计局10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4%,自3月份以来连续位于临界点以上,制造业总体持续回暖。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依然笼罩全球经济。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第四季度经济开局稳中向好,释放出积极信号,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信心和希望。外媒迅速捕捉到这股经济暖流,纷纷向国际舆论场推送这一利好消息。“制造业正恢复到疫前水平”PMI被誉为评价经济变化的晴雨表,由订单

直通进博会|学者“看门道”:进博会凸显中国经济“新三驾马车”强大动力

第三届进博会举办场馆“四叶草”外景。新华社记者 吴宇 摄新华社上海11月8日电(记者吴宇、孙奕)上海社会科学院新经济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7日在此间发布《2020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暨长三角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简称《报告》),从学者智库的眼光透视正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报告》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进博会凸显中国经济“新三驾马车”强大动力。经济学把投资、消费与出口比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进博会最新呈现的中国经济“新三驾马车”则是“新消费”“新制造”与“新贸易”。“四叶草”里绘有进博会吉祥物和主题标语的巨幅海报。新华社记者 吴宇 摄《报告》认为,中国“新消费

世贸组织发言人:中国经济和进出口率先企稳

本文转自【央视网】;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昨晚(11月4日)正式拉开帷幕。世贸组织发言人基思·罗克韦尔日前在日内瓦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当下,中国进出口率先复苏,而进博会将带来更多贸易机会,世贸组织也一直在积极参与进博会。作为进博会的合作伙伴,世贸组织已连续参加了两届,每次均由世贸组织总干事率团出席,并发布《世界贸易报告》。基思·罗克韦尔表示,今年受疫情影响,只能远程参与,参加进博会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基思·罗克韦尔指出,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衰退,进出口行业遭受冲击。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经济将增长1.9%,成为2020年唯一实现正增

热点丨让全球客商搭上中国经济复苏快车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赵姗 11月4日晚,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开放举措——建设开放新高地、促进外贸创新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双边多边及区域合作。传递出新时代中国坚定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与世界共享美好未来的积极信号。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进博会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也展示了中国的防疫抗疫成果,为全球客商搭上了中国经济复苏的快车,助推全球经济尽快复苏。进口博览会彰显中国角色的巨大变化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所首席研究员张茉楠对本报记者表示,进口博览会彰显了中国角色的巨大变化。首先,中国与世界

中国经济复苏积极促进全球GDP稳定增长

英国国家经济与社会研究所,当地时间4日在伦敦举行视频发布会,发布新一期季度经济预测报告。报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前景仍然面临高度不确定性,控制新冠病毒传播及其影响对于经济复苏至关重要。报告认为,中国的经济复苏已经开始,这对于全球GDP稳定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报告指出,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各国均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防疫封锁措施,这导致了全球经济活动出现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严重收缩。在强劲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措施干预下,随着一些防疫限制措施的解除,第三季度全球经济活动有所增加。由于存在反复封锁的可能性,尤其是最近欧洲第二波疫情暴发,该研究所预测今年全球GDP将下降4.5%,降幅远远超过

霍建国:进口对中国经济有特殊意义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经如期而至,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的一次重大实践活动。在此,有必要阐释清楚当下进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意义。首先应该认识到进口贸易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经验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可以促进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缩小制造业的技术差距,节省科技研发的时间,使我国在较高起点上实现对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赶超。其次,通过进口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可以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有效服务。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出路。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趋势和科学技术发展变化情况对经济发展做

在华外企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新华网上海11月4日电(王若宇)同舟共济应对挑战,开放合作共享未来。11月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本届进博会期间,新华网推出“外企共话新格局”系列访谈,邀请与会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高管共同就中国新发展格局、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全球抗击新冠疫情合作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采访中,他们表示,在全球新的经济形势下,中国市场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各国企业普遍看好中国经济前景,愿意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中国市场走在了引领世界变革的最前端。”——微软公司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睿杰 (Alain Crozier)认为,无论是抗击新冠疫情,还是借助

「老外有话说」中国经济复苏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体制的韧性和先进

本文转自【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图梅尔·阿尔哈洛菲, 外交学院国际教育合作项目主任 近期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纽约时报》、《福布斯》等媒体机构,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普华永道等非政府经济组织都在积极关注中国经济复苏的话题,大量分析表明中国已重振经济,成功走出疫情危机。 图梅尔·阿尔哈洛菲 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GDP呈正增长趋势的主要经济体,而欧美两大经济体则正在经历经济萎缩。欧洲经济正处于严重衰退中,与2009年金融危机的情景相似,目前预计GDP将萎缩7.4%;美国GDP则可能萎缩5.9%。中国经济在第一季度因新冠病毒蔓延收缩6.8%;随后疫情得到控制后,中国企业纷纷复工复产,第二季度GDP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谈中国经济复苏对全球的意义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受疫情影响,全球大部分国家经济下滑严重,甚至出现负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0中国或成唯一保持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复苏有怎样的影响?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埃里克·马斯金接受央视《未来大猜想2020》采访,他这样说↓主持人:埃里克·马斯金教授,您是否也能分享一下您的观点?现在中国在主要经济体中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其他国家会有怎样的影响?埃里克·马斯金:事实上从现在来看,中国的复苏比其他大的经济体要更好,这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来讲是一件好事。它能够提供一种力量去平衡很多国家现在所经历的经济衰退。这个大萧条时期、或者说10年前经济危机发生的时

中国经济正增长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溢出效应——访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

本文转自【新华社】;新华社华盛顿10月18日电(记者熊茂伶 檀易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得益于出口表现强劲及政府投资的刺激作用,IMF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上调至1.9%,中国经济正增长对于全球经济复苏有溢出效应。 10月13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吉塔·戈皮纳特出席视频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IMF近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其中发达经济体将萎缩5.8%,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将萎缩3.3%。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预计全年增长1.9%,较6月预测上

柬埔寨这次赚到了!中国经济逆势上涨,中柬签署自贸协定,有些人又眼红了?

高望 中国网时事评论员10月12日,中柬双方通过视频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柬埔寨王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简称“中柬自贸协定”)。双方自今年1月启动谈判以来,密集组织了1轮面对面谈判、2轮视频谈判和多次首席谈判代表层面的磋商。双方表达了坚定推进自由贸易的强烈意愿。商务部表示,这是疫情暴发后我国商签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体现了我国坚定推进自贸区战略、积极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意志。同时,这也是第一个将“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独立设章的自贸协定,显示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巨大生命力,契合了中柬全方位友好关系。在货物贸易方面,中方给予柬方货物贸易零关税税目比例达97.53%,柬方给予中方90%

中国经济下半场,涌现7大赚钱机会

中国经济正在开辟下半场,紧握旧地图找不到明天的太阳,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的梳理一下商业变化的逻辑,总结出中国经济下半场的7大商业新逻辑,此文不长,但非常有价值,你可以读的慢一点,戒骄戒躁。中国经济的三个阶段从宏观上来看,中国经济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段从1992年到2002年;第二阶段从2003年到2012年;第三阶段从2013再到2019年;01 第一阶段(1992年-2002年)物质短缺暴利时代1992年南巡后中国开始转入市场经济阶段。这个转型使社会发生很大转变,以前依靠饭票、粮票置换粮食、油盐、肉包括身上的衣服,是一个物资极其短缺的时代。那种情况下,一旦可以自由生产和买卖,必然造成社会物质产

解读中国经济:什么在阻碍中国经济增长?

今天,第一管理学派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解读中国经济》。为何中国在前现代社会文明鼎盛,而在现代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为何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发展绩效很差,而在改革之后却取得了奇迹般的增长?书中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作者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重点阐述了自生能力理论和比较优势战略。

谭浩俊:中国经济被看好,不是国际机构偏向

来源:新浪财经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谭浩俊近一段时间以来,国际机构纷纷发布预测和展望报告,给2020年世界经济增长情况进行预测,对2021年世界经济进行展望。比较一致的观点是,2020年的世界经济,只有中国能够保持正增长,其他的都将是负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中国经济2020年增长率预计为1.9%,比6月预测值1%提高了0.9个百分点。同时,预测中国2021年经济增速将达8.2%。世界银行预测的数据是,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2%,比6月初的1%上调1个百分点,同时预计中国明年经济将增长7.9%。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对中国2020年经济增长的预期最高,为 2.7%,比此前的1

中国经济要“V型”反弹了,美国与印度等国可能是“U型或L型”

#财经大家说#关于今年中国经济的走势,经济学家们用了一个形象的字母来表示——“V”型,即在疫情影响之前的2019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速还在6%,然后大幅下滑至“-6.8%”,疫情导致中国经济增速跌至低谷。中国经济要“V型”反弹了从今年3月份开始,中国各地加快了重启经济的步伐,大规模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采取了包括新基建、促销费在内的各项刺激方案,使得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就迅速达到了3.2%。至于三季度的经济增速,当前不少机构预测是“增长5.2%”。比如: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经济学人热点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接受采访的经济学家预测是增长5.2%,有28.3%的经济学家甚至认为“

中国经济的下半场,只有好人才能赚到钱!

作者:水木然 我经常说,企业的发展有一个规律:短期拼“营销”,中期拼“模式”,长期拼“产品”。企业的成功,刚开始往往需要借势,要站在风口上。但是到了一定阶段就得靠模式,模式必须是最先进/最符合时代潮流的。然而一个企业要想能够长远发展,必须得能提供过硬的产品或服务,否则一定玩不下去。我们身边已经发生很多这样的案例:很多企业都曾无限风光,它们要么靠风口,要么靠营销,但是时间一拉长,他们就倒下了,还记得黄太吉/吗?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而像最近出事的瑞幸,都没到拼“产品”的阶段,直接在拼“模式”的阶段就倒下了。因此,未来的时代一定属于有“匠心”精神的企业,所谓“匠心”就是百般打造产品的那种耐心和细致。一

房地产将成为过去?数字经济或将支撑起中国经济?

【编辑/作者每天十点财经资讯栏目萌萌/书雨】今年开始兴起的数字经济带给参与者全新的市场体验,许多数字产品的重大改革的精彩延续到了下半年的发展领域之中,其中数字贸易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全新的动力。由于线上产品在今年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数字贸易成为了维系经济的重要途径,疫情之后的全球经济更加需要数字贸易的推动,可以预见的是数字经济将会成为下一阶段世界经济的主流项目。与此同时,数字贸易的价值和意义也正是众多参与者探讨的话题,如果把握数字贸易的发展趋势,将会对接下来的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数字贸易大行其道各类线上的贸易也是现阶段世界贸易的主要方式之一,不过不同类型的数字贸易的表现各不相同。面对新时代数字贸易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