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知第二亮,“棉花糖”行星 WASP
IT之家 5 月 16 日消息,在距离地球约 1200 光年的地方,天文学家发现一个“超级蓬松”的系外行星--WASP-193b,其密度类似棉花糖,也是人类迄今观测到的第二亮的行星。WASP-193b 大约比附近的气态巨行星木星大 50%,但其质量经计算仅为木星的 0.14,密度估计约为每立方厘米
IT之家 5 月 16 日消息,在距离地球约 1200 光年的地方,天文学家发现一个“超级蓬松”的系外行星--WASP-193b,其密度类似棉花糖,也是人类迄今观测到的第二亮的行星。WASP-193b 大约比附近的气态巨行星木星大 50%,但其质量经计算仅为木星的 0.14,密度估计约为每立方厘米
IT之家 4 月 20 日消息,天文学家近日发现了更多证据,表明太阳系边缘存在神秘的第九行星(Planet Nine)。由康斯坦丁・博格金(Konstantin Bogytin)带领的天文学团队近日发现了一组跨海王星天体,发现这些天体位于海王星以外的太阳系边缘,绕太阳运行的距离是地球的 250 多倍
IT之家 3 月 2 日消息,天文学家近日利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深入观测 d203-506 原行星盘(protoplanetary),从而揭示大质量恒星的辐射对行星形成的影响。原行星盘是一个稠密气体的环星盘,围绕着新形成的恒星旋转,是行星诞生的摇篮。在原行星盘中,尘埃颗粒会逐渐聚集成岩石,岩石
【导读】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曾声称,人类若想要摆脱地球的资源限制,开启无限发展的未来,需走上太空探索的路线;为此,他令创立了“蓝色起源”航天公司。然而,“蓝色起源”在美国当地时间12日的火箭发射失败,表明航天科技尚未彻底成熟,他的宏达设想或许无法近期实现。【文/观察者网 李泽西】作为一个商人和投资者
【今日头条】女子申请太阳专利,向全球人民收取使用费!结果还成功了?!网友:这也行?太阳系行星究竟是怎么运行的? “对顺境逆境都要心存感恩,让自己用一颗柔软的心包容世界。柔软的心最有力量。” ——林清玄 诚如是,漫长的人生中,我们总会经历各种事情,或丰富多彩,或惊心动魄。曾经有一名女子,机缘巧合之下
天文预报显示,6月份是天文爱好者观赏行星伴月、超级月亮等天象的好时机。 记者从北京天文馆获悉,北京时间6月23日凌晨1时以后,火星将出现在月亮的旁边,上演火星合月天象。届时,一轮残月将与略微发红色的火星从东方升起,当晚火星的亮度为0.5等,无论用肉眼还是用望远镜观测都很漂亮。 火星合月两天后的6月2
在整个行星的尺度上,是否可能存在集体的认知活动?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亚当·弗兰克探讨了这种可能性,以及这种认知活动对于解决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的必要性。 生命——包括所有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集体活动已经改变了地球。以植物为例,它们“发明”了一种利用太阳能的方式——光合作用,并以此提高了自
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中心的天体,同时也是整个太阳系中体积最大质量最高天体,因为这个原因,太阳系中的所有天体都被太阳的引力支配,围绕着太阳不断的旋转运动。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判断,太阳系大约在46亿年前,在一片分子云中诞生,并且很大的概率是因为一个恒星发生超新星爆发,爆炸释放出的能量正好击中分子云,才促使了太阳的诞生,虽然太阳已经稳定的存在几十亿年,但是在数百亿年后,太阳还能存在吗?太阳系的最终结局又是什么?如果太阳“熄灭”人类应该怎么办?首先,从位置上来看,太阳系处于银河系的第三旋臂——猎户旋臂上,在整个银河系中,和太阳类似的恒星有很多,对于星系来说恒星只是基础的组成单位,而银河系本身是本星系群
木星在太阳系当中,太阳是绝对的霸主,质量占据了整个太阳系的99.86%。其余的天体只占到了太阳系总质量的0.14%,而在这0.14%当中,木星占据了接近2/3的质量。因此,木星的质量占据了整个太阳系总质量的0.095%左右。木星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与地球这样的岩石行星不同,木星是气态巨行星,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质量是地球的318倍。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个人站到木星上面,会直接掉下去,甚至直接贯穿木星吗?如果人站在木星上我们都知道,地球处在太阳系的宜居带上。宜居带的意思就是距离刚刚好可以使得行星上保持存在液态水,水不会被大量蒸发,也不会被冻上。木星距离太阳的距离要比地球远得多,大概是日
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 系列征文赛。太阳系是地球生存的家园,而整个太阳系,除了地球之外,还有其它七颗行星,它们同地球共同围绕中心的太阳旋转。那么太阳系是如何形成的?事实上,宇宙中的恒星系基本都是诞生于星云中,138亿年前奇点大爆炸诞生宇宙之后,物质开始不断形成。随着宇宙的不断膨胀,氢氦等物质也在宇宙的各个角落不断凝聚形成早期的星云。星云形成之后,在宇宙引力的作用下开始不断旋转,而旋转产生了一定的向心力,大量的物质开始向星云中心不断凝聚,形成了最初的中心天体。当这个天体诞生之后,有了质量之后产生了自我强大的引力,更能够有效地吸收星云物质。当中心天体质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超强的压力点燃了内
发表在这一期的《自然》杂志的一篇研究论文表明,行星在婴儿恒星仍在生长的同时开始形成。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外星物理研究所(MPE)领导的国际科学家团队,通过阿塔卡玛毫米/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ALMA)获得的高分辨率图像显示了一个年轻的原恒星盘,上面有多个间隙和尘埃环。ALMA射电天文台对准目标星IRS 63,该星系统距地球470光年,位于蛇夫座星座中密集的L1709星际云深处。年轻的IRS 63的原始恒星仍被包裹在一块巨大的气体和尘埃覆盖层中,原始恒星和圆盘从该物质储层中进料。最新结果显示了尘埃环作为宇宙摇篮的最年轻、最详细的例子,行星的种子在那里形成并占据了上风。在年龄超过一百万年的星系统,原
来源:新浪科技这幅渲染图展示了第一颗确认的地球大小行星在宜居范围内绕远方的恒星运行。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太阳系之外,至少有二十多颗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适合生命生存。研究人员在9月18日的《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写道,这些行星比地球稍微古老一些、湿润一些、温暖一些以及稍微大一点点。所有这些因素可能意味着,其中的一些行星将成为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目的地。“我们必须专注于一些最有可能孕育复杂生命的行星。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不能过于执着地寻找第二个地球,因为可能有的行星比地球更适宜生命生存,”华盛顿大学的天体生物学家德克·舒尔茨-马库奇说。寻找超宜居行星到目前为止,天文学家
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 系列征文赛。简介:探测远距离行星其距离及行星自身复杂性给任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性,并且极高代价。冥王星较适宜的大气层与重力为进一步探测带来了可能。广汽作为冥王星开拓者计划在星球上建立相似的膨胀结构刹车模式,使探测器能够跳跃式探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个项目正在试图研究一种减慢行星探测航天器速度的新方法,以实现一项独创性的探测矮行星的任务。图解:一旦速度下降到50米/秒,全球航空航天公司(GAC)的设计是探测器将与气球分离,进行传统的(但经济实惠的)火箭动力着陆。图片来源:阿德里安·曼(Adrian Mann)行星探索任务总是要平衡技术和成本。最初的探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存在“起点”,暗能量相关的研究则认为宇宙存在“终点”但相比玄之又玄且只可能发生在数十万亿年后的宇宙末日,地球的寿命和结局才是更值得关心的事,毕竟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地球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从天体分类标准来看地球属于无法自行核聚变的行星,所以不可能发生大规模的质量亏损,因而在理论上地球的寿命是可以无限长的。但在宇宙中决定天体命运的一般都不是天体本身,而是该天体的“公转对象”。所以地球的命运更多取决于太阳,或者太阳的“公转对象”银河系。首先我们来复盘一下太阳系的诞生与演化基于对太阳系内各类天体的分析结果,目前的科学界一致认为太阳系起源于46亿年前的一次分子云坍塌。一场
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在太阳系外发现了数千颗行星,并估计整个银河系内的行星数量超过400亿颗,而现在,人类第一次在银河系之外,找到了行星的踪迹。银河系的直径达到甚至超过了10万光年,而其他星系至少也在数十位万光年之外,分辨其中的恒星都不容易,更别说本身不发光的行星。这次历史性发现的“河外行星”天文编号为M51-ULS-1b,位于大熊座的涡星系M51之中,距离地球达2300万光年,比土星略小,围绕一对双星运动,距离轨道中心大约10个天文单位。人类能发现它其实有很大的幸运成分,因为它围绕的双星中有一颗可能是中子星甚至黑洞,正在疯狂吞噬伴星的物质,并释放出大量能量,成为一个闪亮的X射线源,相当于太阳全波
从46亿年前开始,八大行星就按照它们的排列顺序,无时无刻地围绕着太阳运行。好像从开始到现在,太阳系行星的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