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中的“躺平”黑洞:NGC 5084 的奇特结构
通过结合档案数据和尖端技术,天文学家首次揭示了NGC 5084的奇特结构。这一发现不仅挑战了现有理论,还为理解星系演化提供了新的线索。未来,更多研究将有助于揭示这一宇宙谜团的完整故事。
通过结合档案数据和尖端技术,天文学家首次揭示了NGC 5084的奇特结构。这一发现不仅挑战了现有理论,还为理解星系演化提供了新的线索。未来,更多研究将有助于揭示这一宇宙谜团的完整故事。
国际天文学团队借助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通过 PANORAMIC 巡天项目,观测到“烛龙”(Zhúlóng)和 A2744-GDSp-z4 两个螺旋星系,这一发现再次革新了我们对早期宇宙星系演化的理解。
科技媒体 space 今天(11 月 16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科学家深入分析一块 800 克的火星陨石物质后,发现火星在 7.42 亿年前存在液态水的证据。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今天(11 月 16 日)发布博文,宣布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北京时间 2024 年 11 月 16 日 2 时 32 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
2021 年,天文学家在牧夫座附近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弧形结构。该结构异常巨大,比银河系大了上万倍,宽度足有 33 亿光年,已经达到了可观测宇宙半径的 1/15!
欧空局的木星冰卫星探测器(JUICE)正上演惊险的飞越“月球-地球”,通过多次复杂轨道飞行,目标在 2031 年抵达木星。
美国宇航局于 7 月 10 日发布博文,分享了来自宇航员马修・多米尼克(Matthew Dominick)的视频,在国际空间站上记录拍摄了地球高层大气中的红色精灵闪电(Red Sprite)。
我国天文学家深入分析近红外恒星光谱巡天(APOGEE)数据,重构了银河系从内到外完整的恒星径向密度分布,测量结果显示“银河系比之前假定的更大”。
IT之家 6 月 22 日消息,2018 年,首颗中法海洋卫星成功发射升空,翻开两国空间合作的篇章。刚刚,中法联合研制的首颗天文卫星 ——SVOM 卫星也已经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搭乘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顺利发射升空。中法天文卫星(SVOM,又名天基多波段空间变源监视器)共搭载 4 台科学仪器,2 台
IT之家 3 月 9 日消息,“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宣布: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天文光学望远镜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总工程师、原副台长朱能鸿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 2024 年 3 月 8 日 13 时 58 分在上海逝世,享年 85 岁。官方资料显示,朱能鸿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天文光学望远镜专家,
IT之家 1 月 17 日消息,天文学家近日深入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记录的数据,发现在宇宙诞生初期,出现氧气的时间超出此前共识,这表明生命基本要素出现的时间可能要早于预期。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在早期宇宙中只存在氢、氦和锂等轻元素。随后,氧等重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周夏林 通讯员 石聪聪 “联盟最后一艘远行的方舟,驶向河外星系尽头。一千个太阳的光亮在身后的空中,不停地绽放,透过舷窗望去百亿万光年,一如往常般缄默。”——《星航者发现号》 你有多久没有抬头看星星了?在浩瀚的宇宙里,漫天飘洒的宇宙尘埃和星河光尘浪漫又迷人。探索了解宇宙,是每个
2022年8月27日 17:00-18:30 “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将举办第39期活动 “4年3次‘蹭’到物理学诺奖,天文学做对了啥?” 嘉宾信息 张双南 中科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慧眼”天文卫星首席科学家 宇宙深处,两个黑洞并和,荡起一朵“时空的涟漪”。历经
从本月16日到19日,太阳系将会上演“七星连珠”的罕见天文奇观!只要当地天气条件允许,没有云层遮蔽,大家在日出之前往东南方向的天空看去,就有可能看到“七星连珠”。 届时,太阳系的七颗行星水星、金星、天王星、海王星、木星、土星和火星将聚集在太阳的西方,一字排开形成连珠现象。 我们如果以七颗星的张角小
韦伯望远镜的全称叫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英文名为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缩写为JWST。詹姆斯·韦伯其实是一个已故的人名,他是NASA(美国航天局)第二任局长,在任期间功勋卓著,为老美乃至人类的航天事业做出了不朽贡献,其中探月工程和阿波罗载人登月都是他手上的杰作。
国内外时政要闻是考研政治的的重点关注问题,吉林中公考研为大家总结相关的时政热点问题,为大家分享考研政治2021年国内外时政热点新闻。 1 月 30 日,我国首颗 X 射线天文卫星“()”正式交付,投入使用。 A.悟空 B.天眼 C.慧眼 D.墨子 解析:正确答案:C。1 月 30 日,我国首颗 X
哈佛大学天文系系主任阿维·洛布1月26日即将出版新书《天外来客:地球之外智慧生命的首个迹象》,书中将重申他过去的研究,亦即2017年通过太阳系的雪茄状诡异星体,就是外星文明的产物。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网站1月3日报道,洛布表示,这个外星物体被命名为“奥陌陌”,2017年9月6日从距离地球25光年的织女星方向进入太阳系,9月9日是它最靠近太阳的时候。到了9月底,“奥陌陌”以9.5万公里的时速掠过金星,10月7日飞越地球后迅速向天马座移动。科学家们原先认为“奥陌陌”只不过是颗普通的彗星,但洛布分析,它应该是外星文明丢弃的科技产物,毕竟“奥陌陌”存在着许多诡异的特征。首先,这个外星来客的长度至少是
央广网北京12月5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称,当地时间12月1日早8点左右,位于波多黎各的美国阿雷西博天文台的射电望远镜发生坍塌。当时,望远镜的接收平台突然坍塌并砸毁了下方望远镜的球形反射面。该机构表示,坍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现在工作的重点是评估损失并寻找恢复天文台其它部分运作的办法。阿雷西博天文台射电望远镜建于上世纪60年代。在中国“天眼FAST”2016年9月建成前,阿雷西博天文台射电望远镜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数十年来,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一直在使用它来研究遥远的行星,发现潜在的危险小行星,并寻找可能存在的地外生命。作为功勋卓著的巨型科学
“中国天眼”的新发现 终结天文界持续多年的一场争论快速射电暴,广袤宇宙中一种射电波瞬间暴发的现象,其持续时间极短,通常只有几毫秒。它们往往“神龙见首不见尾”,出现一次,便再无踪迹。过去十几年,天文学家一直在收集相关信息,只为探求真相:到底是谁发出了这种电波?如此快速闪现的射电波究竟包含了什么信息?10月29日和11月5日,利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科学家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杂志上分别发表了2篇关于快速射电暴的研究成果,这口被喻为“中国天眼”的大锅,“看到”了这种毫秒电波起源的一些蛛丝马迹。几毫秒释放地球上几百亿年的发电量2007年,天文学家在分析澳大利亚64米射电望远镜于2
快速射电暴,广袤宇宙中一种射电波瞬间暴发的现象,其持续时间极短,通常只有几毫秒。它们往往“神龙见首不见尾”,出现一次,便再无踪迹。过去十几年,天文学家一直在收集相关信息,只为探求真相:到底是谁发出了这种电波?如此快速闪现的射电波究竟包含了什么信息?10月29日和11月5日,利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科学家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杂志上分别发表了2篇关于快速射电暴的研究成果,这口被喻为“中国天眼”的大锅,“看到”了这种毫秒电波起源的一些蛛丝马迹。几毫秒释放地球上几百亿年的发电量2007年,天文学家在分析澳大利亚64米射电望远镜于2001年记录的信号时,首次发现了这种毫秒电波。它表
从60亿公里外回望,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样?1990年,正在太空航行中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接到指令向后拍摄所探访过的行星,NASA从这个任务组中编辑出60帧照片,合成了一幅太阳系的全家福。人类费力地从中找到地球家园——一个0.12像素的小点,暗淡又渺小的点。2020年,是“暗淡蓝点”被记录下的30周年纪念。11月7日,一年一度的腾讯科学WE大会将如约举行,来自4大洲、6个国家的7位顶尖科学家将分享当前最值得关注的科学突破和前沿思想。在浩瀚的宇宙剧场里,遥远的星空总有数不尽的秘密。11月7日当天,除了可以观看2020腾讯科学WE大会直播,贵州作为线下观会分会场,将于当天在贵州师范大学举办以“天眼
天文专家介绍,一颗编号为C/2020 M3的彗星预计在11月8日凌晨达到最亮,我国感兴趣的天文爱好者当日可尝试通过小型天文望远镜,在猎户座内寻找这位“天外来客”。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介绍,这颗彗星发现于2020年6月27日,亮度在8等左右,肉眼不可见。 11月8日凌晨,这颗彗星达到最大亮度,刚好位于夜空中最美丽的星座之一——猎户座。8日21时左右,猎户座从东南方升起,9日2时至3时升至正南方天空,5时之后,在西南方落下,几乎整夜可见。 史志成说,观测该彗星,不限于11月8日当天。“整个11月,这颗彗星的亮度预计会维持在8等左右,感兴趣的天文爱好者可持续跟踪观测。”
在乡村夜晚的田野上,在城市的天际线外,在科普纪录片中,你一定见过“宇宙”。浩瀚的,壮丽的,足以震撼灵魂的“宇宙”。而你没见过的,是它隐藏在可见光波段外的,令人迷醉的更多“侧面”。“这是红外波段观测到的宇宙。”打开虚拟天文台网站,国家天文科学数据中心执行主任、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崔辰州拖动鼠标,展示着一幅神秘而壮美的红色“星图”。只不过,上面美丽的星星点点,不再是恒星,而是宇宙尘埃。虚拟天文台中红外波段的宇宙尘埃图“这是一片多波段的‘数字星空’,也是一个全球性的天文数据库。”崔辰州说,他们在构建一片“虚拟宇宙”。相对于浩渺难寻、遥不可及的真实宇宙而言,这片“虚拟宇宙”更友好、更“触手可及”。《自然》
米拍摄影社区文章推荐:来自@tunys深空摄影简介1,什么是深空摄影深空摄影属于天文摄影的一种。天文摄影大致可分为三个分支——深空摄影、星野摄影、太阳系天体摄影。本文主要讨论以太阳系外的深空天体,尤其是非点状天体如星系、星云、星团等为目标,通过长时间的曝光再后期专业软件处理后,来展现这些天体的风貌。2,深空摄影的拍摄目标范围大小非常广泛,可以使用从单反各类镜头配合数码相机拍摄超广域深空摄影,也可以用专业天文相机配合望远镜拍摄小视场深空目标,涵盖了极其丰富的目标。例如:视角从大到小可以是夏季银河的整体、银心、礁湖M8、M20等星云。因此,深空摄影的器材选择范围也很大,可以是相机镜头和各种类型的望
“硅谷钢铁侠”马斯克旗下的SpaceX公司此前又做了一件大事,61颗卫星倏然升空的同时,却引来了天文学会专家的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