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教授姚洋:我觉得“就业难”是个伪命题,大学教育是有用的
近日,新浪财经睿见•Economy对话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在姚洋看来,“就业难”是个伪命题。“踏出校门的时候,可能只有70%的人找到工作,但是三年之后再去调查,每个人都找到工作了,而且可能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觉得工作挺满意。”姚洋认为这是因为心理落差的原因,读了大学之后,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
近日,新浪财经睿见•Economy对话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在姚洋看来,“就业难”是个伪命题。“踏出校门的时候,可能只有70%的人找到工作,但是三年之后再去调查,每个人都找到工作了,而且可能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觉得工作挺满意。”姚洋认为这是因为心理落差的原因,读了大学之后,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
2月26日,一网友实名举报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何某对其实施猥亵。该网友在举报文章中称,在学校附近、何某的工作室里何某摸了自己的胸部,并抱着她做威胁性动作。 3月1日,西南大学发布《西南大学对反映美术学院教师何某涉嫌猥亵博文的回应》。《回应》中称,学校经过认真核实调查,根据有关规定,对何某做出解
大学不是颁发生育奖品的地方,名教授建议:多生孩子,高考加20分,甚至50分 最近刷到一条视频,为了应对我国生育率低的问题,知名大V,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博士生导师金灿荣教授就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他说,高考录取除了烈士子弟高考加分,其他一律取消。然后生一个孩子不给加分,生2个给20分加分
上海中医药大学2月24日凌晨发布一则公告,称学校收到有关反映附属曙光医院李某涉嫌违反师德师风的举报。 据悉,对此,学校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已启动调查核实。 经学校研究决定,目前已暂停李某行政职务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下一步,学校将按照相关规定,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推拿,薪火传承。自马王堆导引图到《黄帝内经》,再到如今的“丁氏推拿”流派,每一次变革都源于临床实践和自我革新。近日,作为当代推拿传承创新团队的典型代表,上海中医药大学房敏教授领衔的“中医推拿教师团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图说:上海中医药大学房敏教授领衔的“中医推拿教师团
上海中医药大学王拥军教授(最后通讯作者)与上海大学田应仲教授(通讯作者)合作,在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识别与量化方面取得新进展,建立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腰椎间盘退变自动量化评估新方法,研究成果“基于深度学习的MRI腰椎间盘退变高精度定量研究”于2022年2月11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
众所周知,作为中国速度的代言人,苏炳添无疑是所有国人的骄傲。在刚刚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一百米比赛中,苏炳添在半决赛跑出9秒83的成绩,不仅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也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并且成为中国首位站上百米决赛舞台的运动员。那么,你知道除了百米飞人和短跑健将,苏炳添还有四重身份,都是什么吗? 第一层:教授
郭述良在北京冬奥公园传递圣火。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2日19时讯(记者 连肖 通讯员 胡显俊 李丹)2日上午,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接力启动仪式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郭述良教授,作为第16棒火炬手,在北京冬奥公园传递圣火。 “郭教授在国内外抗
E句话看天下 E姐 主播板栗为您打造的世界奇妙物语。 我们的宗旨是: 来不及了,快上车! #黄璐澄清盲山拍摄传闻# 近日,有网友称电影《盲山》拍摄结束后,村里人问剧组,可不可以把女演员送给他们,引发热议。30日,主演黄璐在微博发文否认:“关乎《盲山》的拍摄,都别再瞎说八道了,当时我门口除了碰见村狗,
著名历史学家、耶鲁大学荣誉教授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于当地时间2021年12月26日辞世,享年85岁。 史景迁研究中国历史,以独特视角观察悠久的中国历史,以“讲故事”方式写作,蜚声国际的汉学家,也是学术畅销书高手。自1974年以来,他完成了14部有关中国的历史著作,包括《追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 大学每次新学期伊始,各门课程都会分发一份教学大纲,里面概述了本学期的教学内容, 不过,很少会有人去看里面究竟都写了什么.... 这种现象勾起了美国一位大学教授的兴趣, 他想要做个实验,看看到底有没有学生在意教学大纲的内容。 教授名叫Kenyon Wilson,是田纳西大学查
12月6日上午8时刚过,89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又开始忙着修订《楚国的货币》一书了。满头银发的他,一边看书,一边用颤抖的手指缓慢地敲击着电脑键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在家中清理案头书籍和资料。记者高勇 摄 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赵德馨,1998年退休后笔耕不辍,2018年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评论员 高路89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是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专家,鲜为人知的是,老人对中国知网擅自收录他的100多篇论文打起了官司且全部胜诉,累计获赔70多万元。赵老先生的维权官司具有标杆意义。这体现了对个人劳动成果的尊重。知网平台上集中了大量专业著作和论文,这些文
近日 中国知名经济史学家赵德馨 起诉中国知网 擅自收录其论文 获赔70多万元一事引发关注 12月10日晚上10点多 中国知网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 关于“赵德馨教授起诉中国知网获赔” 相关问题的说明 向赵德馨教授表示歉意 下载自己论文要付费 却从没拿到一分稿费! 九旬教授告赢知网获赔70多万 12月
年近九旬、研究了大半辈子经济史的退休教授赵德馨,最近因为一场官司,引起公众关注。由于状告学术资源网络平台中国知网侵权并取得胜诉,他的维权行为,也在本周引起了其他学者的效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 赵德馨:我主编的一本《中国经济史辞典》,被知网制成电子版利用,这个是我自己修改的《中国经济史辞典》,
近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因论文被擅自收录起诉知网,引起公众关注。胜诉后,他的文章被全部下架,难以被大家下载。据央视新闻报道,在赵德馨看来,知识创作者、使用者及平台间的关系能否理顺,会影响到学术的创新与发展。“知识创作者应得到收益,转载平台也应得到合理利润,但不是暴利,使用者也需交一点使
汉文帝的陵墓为啥没有封土?《陕西帝王陵》的作者、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双怀说,汉文帝刘恒的陵墓没有封土,主要是出于防盗的考虑,其次也是为了彰显节俭的美德。 现在发现的丛葬坑文物,可能都是汉文帝在位时亲眼所睹 △江村大墓K15出土的部分彩绘着衣式陶俑 王双怀教授说,汉文帝是个非常有名的帝王,他
12月10日晚 中国知网发布 《关于“赵德馨教授起诉中国知网获赔”相关问题的说明》 表示向赵德馨教授道歉 很快#中国知网道歉#和 #中国知网向赵德馨教授道歉# 两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 第一和第二位 赵德馨教授:知网应拿出整改措施,不是停留于表面 12月10日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9岁退休教授赵德馨就
89岁的退休教授赵德馨把中国知网给告了,获赔70余万。输了官司,知网立马予以报复性地还击:下架赵教授所有论文,并明确表示不再收录他的文章。 知网到底有没有权利这样干?看起来是有的,我的网站,我想收录谁就收录谁,我想下架谁就下架谁。 可事实绝非如此。 人民网等官方媒体立刻发声,一锤定音,给予定性:“
12月10日晚,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中国知网就“赵德馨教授起诉中国知网获赔”一事发布了致歉声明。声明称,《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是中国知网(www.cnki.net)的主办单位。▲声明 中国知网表示,对于中国知网曾根据法定转载许可或通过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单位取得赵德馨教授文字作品信
近日,中国知名经济史学家赵德馨起诉中国知网擅自收录其论文获赔70多万元一事引发关注。 12月10日晚上10点多,中国知网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CNKI知网”发布“关于“赵德馨教授起诉中国知网获赔”相关问题的说明,向赵德馨教授表示歉意。 中国知网在声明中称,曾根据法定转载许可或通过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单位取
【#九旬教授回应论文被知网擅自收录#:收录自己多篇文章却未拿到稿费】据人民日报,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赵德馨老人,此前针对中国知网擅自收录他的100多篇论文打起了官司,并且全部胜诉,累计获赔70多万元。接受记者采访时,老人谈起维权缘由时仍很气愤:“把我100多篇文章收录到数据库,还通过电脑、手机这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记者李玉莹)12月6日上午8时刚过,89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又开始忙着修订《楚国的货币》一书了。满头银发的他,一边看书,一边用颤抖的手指缓慢地敲击着电脑键盘。 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赵德馨,1998年退休后笔耕不辍,2018年获评第二届“荆楚社科名家”荣誉称号
【论文被知网擅自收录!#九旬教授向知网维权获赔70多万#[拳头]】#知网擅自收录论文被判赔70多万#[摊手] 日前,89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对中国知网擅自收录他的100多篇论文打起了官司且全部胜诉,累计获赔70多万元。老人谈起维权缘由表示,“把我100多篇文章收录(到)数据库,还通过电
12月6日上午8时刚过,89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又开始忙着修订《楚国的货币》一书了。满头银发的他,一边看书,一边用颤抖的手指缓慢地敲击着电脑键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在家中清理案头书籍和资料。记者高勇 摄 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赵德馨,1998年退休后笔耕不辍,2018年获
【#89岁教授的百篇论文被知网擅自收录# 维权获赔70多万】#89岁教授状告知网擅自收录论文获赔70余万# 89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他发现自己的论文在期刊刊发后被中国知网收录。老人称,中国知网擅自收录他的100多篇文章,还通过电脑、手机这些端口来传播,读者包括他
12月7日,近日,一名89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与中国知网的侵权纠纷案引发媒体关注。据长江日报报道,因中国知网擅自收录老人的100多篇论文,老人随即对其打起官司,且全部胜诉,累计获赔70多万元。89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退休后笔耕不辍,2018
6月9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的通知》,消息一出,资本市场上教培类股票一片“环保色”。◎ 网络图片。 教育部此番动作,意味着培训机构将会迎来一番整顿,而整顿的目的除了治理行业乱象外,或还在于冷却培训机构所引发的“鸡娃”热潮。 01 娃不鸡不成器,“鸡娃”现状有多壮观?
中国有句古话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所以大家都认为学霸们生的孩子也应该是学霸,但是很多学霸的子女也是学渣,这不禁让人敢看,物极必反。 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位北大的教授,自己6岁能记住新华字典被誉为“神童”,妻子也是高学历,但是女儿却是妥妥的学霸,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北大
由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希思科基金会)、良医汇主办,动脉网、华盖资本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肿瘤诊疗黑科技大会”已于7月15日全面开启报名。李进教授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席,接受了我们的专访,并对大会提出了诸多期许!李进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亚洲肿瘤联盟(FACO
俗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洞”,这句话代表着,原生家庭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只要家长的基因好,那么在孩子在也能有着一个很不错的未来。 在这个以学历为重的时代中,教育也成为了家长们尤为看重的一件事情,从学生们步入小学的那一刻起直到大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同时也要付出
心慌、气喘、呼吸困难、心绞痛……对于有心脏不适的老年群体,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一病区主任张戈军教授提醒大家,需警惕心脏瓣膜问题,尤其是主动脉瓣狭窄。该疾病危险性较高,当表现出症状的时候,可能已经进入了疾病的中后期。倘若不及时正确地治疗,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五年致死率甚至超
截至11月29日,据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消息,香港已累计3例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病例,其中2例已知为接种疫苗后感染。 对此,香港大学病理学系临床医学教授、澳洲皇家病理科医学院荣授院士黎国思(John Nicholls)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现在还不能证明病毒具有免疫逃
“一个老年人,你去检查半天,脑袋有腔梗,颈部有斑块,冠动脉有钙化……可能不查出来,这个人能活一百岁、九十五岁,查出来之后紧张,做极致的治疗,反而走上了健康的不归路……” 中国心脏支架之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胡大一教授,从医50多年,在媒体采访中说出了一个让人震惊的现象。胡大一认为随着
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而随着时间的流失,人类渐渐的分化,现在的世界中有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但是其实除了这三种大类之后,还有一个十分特殊的“人种”,就是残疾人。或许你觉得残疾人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因为我们出门的时候基本都没有见过残疾人。 但其实他们离我们很近,全球约有10亿
命运是公平的,但它同时也是不公平的。它能够给人健康的身体,同时也能够安排一场意外让人们变得“与众不同”,此后人们的人生轨迹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无限度的追求财富,殊不知健全的四肢,健康的身体才是人生中最大的财富。 可是身体上的缺陷并不能给人生判死刑,或许很多人会因此放弃继续生活的念头,但是更多
交大教授:鸡娃的家长不担心是把鸡血打给了未来的鲲鹏凤鸟吗?鸡娃不如鸡自己。你的眼界,是娃的起点 △申城小学和初中实行“5+2”课后看护全覆盖 最近,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叫“鸡娃”。我特好奇,就去查了一下。有一个来源是说,曾经有人往自己身上打鸡血,打了鸡血之后就会特别兴奋,然后干什么事情都特别有劲儿。
作者 | 刺猬君 编辑 | 石 灿 今年“六一”十分特殊,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施行,其中新增的“网络保护专章”,对互联网平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意味着,孩子们以后上网“不会那么自由了”。 随着5G网络的普及,电子产品已经无孔不入我们的生活。这一代青少年更是100%互联网原住民,想
古往今来,关于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的名言故事数不胜数,而在那些把孩子成功培养成才的例子中,随着时代、国情的发展,每个例子中都有独特的一部分,并且不能被完全复制。事实上,教育并不是一件懂得理论就不会出现问题的过程,但是理论是为父母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一条可以前进,但是需要不断的调整、纠正的道路。 北大藏教授
一个人的成功,运气与实力哪个更重要呢?这个问题其实一直是一个难题,比如齐白石大师的成功,离不开贵人的相助,也离不开自己的书画造诣,而在老话中,经常会说到,一个人一生会有那么几次机会,把握好了,就会成功,其实我们便可以理解为,运气在哪儿放着,我们需要有更多的实力去争取,在书法界,便有一位著名女书法家,
编者按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在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看来 真正的书房在心里 是胸中丘壑,是所见万物 阅读在于明理 更在于明明理 通过阅读万千世界 他提出适合中国发展的经济学理论 那是一个关于民族复兴的梦想 是这个时代的中国学者 共同的信仰和仰望 本期北大学者书房 让我们一
对于现在的家长来说,教育是一件需要“抢跑”的过程。为了不让孩子被其他同龄人落下,从出生之后就开始各种启蒙、教育补习班;在孩子上学之后,为了能够有更多的竞争优势,每天除了上课外,还有大大小小,几十种的补习班。把补习变成了家常便饭,把熬夜变成了习以为常,但是差距似乎却并没有拉开。 北大教授洛教授坦言,对
#北京高校双耳失聪教授带出首位研究生#【 #北京高校双耳失聪教授曾以第一名成绩考取北大硕士清华博士#】北大硕士、清华博士、大学老师——这是一份标准的“学霸”的简历。你可能想象不到,这位“学霸”曾经差一点没有书读。 双耳听力极重度损失,医生认为他的听力太差,即使训练也不会有效果。父母一开始也没多大信心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和凌通社一起研究科技八卦这是一个特别稀奇古怪的八卦故事,也是一个中国高级人群低智商的悲情故事。不过凌通社再仔细一想,觉得大概这个可能就是“元宇宙”,也行低智商正是me. 向凌云(Aaron Xiang,LINGYUN XIANG),一个自己在网上建立了千禧王国并担任首任国王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官微、四川日报、四川观察 假如挣到了1个亿,你会如何花? 有这样一位教授,为了实现更大的目标,决定将1亿元捐出来。 9月27日下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刘进教授向医院捐赠1亿元,设立规培专项基金,用于激励住院医师、带教师资,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这也是我
假如挣到了1个亿,你会如何花? 有这样一位教授,为了实现更大的目标,决定将这1亿元捐出来。 昨日下午,“刘进教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发展基金”捐赠仪式在四川大学举行。我国现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刘进教授捐赠1亿元的成果转化个人所得,在
9月28日,“川大华西医院获捐1个亿”登上微博热搜。 2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刘进向医院捐赠1亿元,设立规培专项基金,用于激励住院医师、带教师资,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这笔资金来自刘进的科技成果转化所得,这也是我国首个由个人捐赠设立的专项规培发展基金。 对于这笔数额不小的捐赠,65岁
假如挣到了1个亿,你会如何花? 有这样一位教授,为了实现更大的目标,决定将这1亿元捐出来。 9月27日下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刘进教授向医院捐赠1亿元,设立规培专项基金,用于激励住院医师、带教师资,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这也是我国首个由个人捐赠设立的专项规培发展基金。 这笔资金来自
科学网微信公号 9月28日,“川大华西医院获捐1个亿”登上微博热搜。 2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刘进向医院捐赠1亿元,设立规培专项基金,用于激励住院医师、带教师资,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这笔资金来自刘进的科技成果转化所得,这也是我国首个由个人捐赠设立的专项规培发展基金。 对于这笔数额不
假如挣到了1个亿,你会如何花? 有这样一位教授,为了实现更大的目标,决定将这1亿元捐出来。 9月27日下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刘进教授向医院捐赠1亿元,设立规培专项基金,用于激励住院医师、带教师资,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这也是我国首个由个人捐赠设立的专项规培发展基金。 这笔资金来自刘进
9月27日下午,“刘进教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发展基金”捐赠仪式在四川大学举行。作为我国现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刘进教授将个人所得的1亿元捐出,在华西医院设立专项规培发展基金,用于激励住院医师、带教师资,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能力。 捐款的新闻很多,但来自科研领域
2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65岁的刘进教授向医院正式捐出一亿元,用于建立规范化培训发展基金,支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事业,一时间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8日下午,刘进教授接受了总台记者独家专访,他在采访中也表示,这笔钱比他一辈子的工资都要多。那么,这笔巨款究竟从何而来?他又为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