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

物流

5G,让物流产业“一网知天下”成为可能

包裹迟迟不来,快递变成“慢递”;心仪的商品,仅江浙沪包邮或仅部分地区不包邮;一辆辆大货车飞驰而过,谁知有些竟是空载车……从包裹延误到产业分布不均,再到运输资源浪费,物流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可以是精确计算的货币数值,可以是一组或几组百分率,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不便。我国物流面临何种困境?随着5G技术飞速发展,又能迎来哪些机遇?“成本高、效率低”问题仍突出物流成本通常可以理解为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值。“这种概念直接反映每单位GDP产出所需支出的物流费用,通用于比较国际间宏观经济运行的效率。”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会长马龙龙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些年,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从“汗水物流”到“智慧物流”,“无人”技术正在激活新动能

11月18日,工作人员在一家物流公司无锡分拨中心,利用交叉带自动分拣系统分拣包裹。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传输带上,包裹川流不息,经过机器快速扫码,按地址分送到不同“路口”,滑入收集袋里,再走向千家万户。这是记者日前在一家快递分拣中心看到的一幕。从“汗水物流”到“智慧物流”,从手工作业到智能订制,“无人”技术正在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条形码识别准确率提升1%,意味着什么?每天,将有上千万的包裹不再需要手动分拣。1秒钟扫描20件,1小时分拣7.2万件——我国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物流装备,目前已在国内几家主要快递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双十一”没有爆仓,除了快递小哥的努力,智能

前10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29.3万亿 同比增2.5%

中国网财经11月24日讯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站24日消息,1-10月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积极成效持续显现。在此背景下,物流需求企稳回暖,物流市场供需继续改善。市场预期向好,物流行业运行稳中趋升。一、社会物流总额增速稳中有升,新动能增势强劲1-10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29.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增速比1-9月提高0.5个百分点。物流需求仍延续前期的回升走势,保持了三季度以来较强的回升力度。从结构看,工业物流需求增速平稳,进口物流需求继续改善,民生消费相关的新动能需求增势持续增强。(一)工业物流需求增速平稳1-10月份,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8%,增速比1-

稳中有升!前10月社会物流总额近230万亿,同比增2.5%

中新经纬客户端11月24日电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4日公布数据显示,1-10月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积极成效持续显现,在此背景下,物流需求企稳回暖,物流市场供需继续改善。一方面,社会物流总额增速稳中有升,新动能增势强劲。1-10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29.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增速比1-9月提高0.5个百分点。物流需求仍延续前期的回升走势,保持了三季度以来较强的回升力度。从结构看,工业物流需求增速平稳,进口物流需求继续改善,民生消费相关的新动能需求增势持续增强。(一)工业物流需求增速平稳1-10月份,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8%,增速比1-9月继续提高0.6个百分

智慧物流 共享云仓

11月21日,在山东省临沂商谷罗滨逊智慧物流园1号云仓,工作人员在货架上取货物。今年以来,临沂兰山区作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山东省“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之一,探索“商、仓、流”一体化发展路径,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智能仓储、共享云仓,不断推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迈进。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

从实验室走向用户:科技助力智能物流

11月18日,工作人员在一家物流公司无锡分拨中心,利用交叉带自动分拣系统分拣包裹。 据介绍,该系统是现代物流体系中的核心智能装备,能够高效率、低误差地实现物流快递的自动分拣。这项系统的研发主体——中科微至由中科院微电子所孵化。在中科院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弘光专项”支持下,目前已完成大件包裹自动分拣系统、经济型动态称系统等研制,并在快递、电商领域得到运用。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11月18日,科研人员在实验室控制物流快递的交叉带自动分拣系统。 据介绍,该系统是现代物流体系中的核心智能装备,能够高效率、低误差地实现物流快递的自动分拣。这项系统的研发主体——中科微至由中科院微电子所孵化。在中科院科技

从实验室走向用户:科技助力智能物流(3)

新华社照片,无锡(江苏),2020年11月18日从实验室走向用户:科技助力智能物流11月18日,工作人员在一家物流公司无锡分拨中心,通过软件控制物流快递的交叉带自动分拣系统。据介绍,该系统是现代物流体系中的核心智能装备,能够高效率、低误差地实现物流快递的自动分拣。这项系统的研发主体——中科微至由中科院微电子所孵化。在中科院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弘光专项”支持下,目前已完成大件包裹自动分拣系统、经济型动态称系统等研制,并在快递、电商领域得到运用。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2020年冷链物流规模将达4850亿元

2020年,疫情的发生以及“海鲜市场”“三文鱼”等词汇的频繁出现,让“冷链”一词获得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冷链物流一时间走入大众视野。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已达3780亿元,2020年将达到4850亿元。不过专家表示,冷链物流主要痛点在于冷链流通体系不够完善、市场份额占比不高、生产运营成本较高、企业“小散弱”现象突出等。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露 图/视觉中国此前,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冷链物流渠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持续强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人物并防”,切实防止新冠病毒通过冷链物流渠道传播。目前冷链物流情况如何?“冷链物流业务模

“双十一”进入仓配物流高峰 拙燕仓每分钟发送包裹1041个

华声在线11月12日讯(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周月桂 通讯员 胡鹭)“双十一”清空购物车的节奏已经放缓,仓配物流进入作业高峰期。11月12日,在拙燕仓长沙丰树仓现场,20多辆快递公司的大货车在出货平台整齐地排队上货,身着红色工服的拙燕仓员工正在紧张作业。“拙尔不凡,一仓两线”“横线直线是仓内作业标准线”“数据安全、准确时效是仓配企业生命线”……现场多块巨幅海报让“作战”气氛更浓。作为我省首家拥有自主研发系统的第三方大型云仓,拙燕仓今年“双十一”服务了强生中国、御泥坊、大宝、茶颜悦色、城野医生、张新发等150余家国内外知名品牌和商家。截至11月12日零点,拙燕仓在24小时之内已经发出包裹超过1

全民探秘日日顺6大智慧无人仓群,场景物流“黑科技”……

全民探秘日日顺6大智慧无人仓群,场景物流“黑科技”无缝体验受热捧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物流大战档口,今年用户对物流效率、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大件物流领导品牌,日日顺物流20万场景服务师早已准备就位,在11月1日打响了“双11”开门红,以35分26秒的速度提供了包括跑步机、冰箱、电视等产品在内的首个居家及健身场景解决方案,完成了物流业场景服务“第一单”,为用户提供“送得快、装得好,定制服务没得挑”的场景物流服务。赢得场景物流“第一单”的背后,日日顺物流拥有怎样的科技力量和硬核实力支撑?11月7日,在日日顺物流举办的“智慧无人仓群全民体验开放日”活动中,可以探知一二。300万用户体验官参与,

济南为何能入围国家物流枢纽?答案看这里

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主体山东盖世国际物流集团为全国物流业快速发展打造了“济南模板”。正在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济南,拥有很多国字号头衔:中国软件名城、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今因为产业发展迅速和未来潜力巨大,又成为“国家物流枢纽”。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济南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以下简称“济南国家物流枢纽”)名列其中,确定了以山东盖世国际物流集团为核心主体,采用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企业投资、分期建设、独立运营的建设模式。济南为何能入围国家物流枢纽?业内人士表示,这与济南良好的区位优势、快速发展的物流业以及

叉车:物流仓储催生的千亿级大市场

叉车是一个市场空间超过千亿的弱周期大行业,根据世界工业车辆统计协会(WITS)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全世界、亚洲、中国的叉车销售量分别为149.33万台、64.73万台和45.69万台,增长0.25%、2.68%和5.95%。中国叉车销售量占全球的比重逐年提升,2019年中国叉车市场的销售量占全球的40.7%,截止到2019年末,中国已连续十年位列世界第一大销售市场。根据行业调研,按照各类型叉车市场均价计算,过去10年我国叉车新车销售市场空间从2008年的180亿增长至2019年的370亿左右。2019年全球叉车销量149万台,按照单价10万元测算,全球仅主机销售的市场空间每年就超1490亿

旷视科技用AI为产业赋能,加速智慧物流行业革命

编辑 | 于斌出品 | 于见在AI这个当前最炙手可热的赛道,从来不缺实力强大的选手。而作为最早入局AI的头部企业,旷视科技一定是这个领域最耀眼的那个。早年,旷视依靠刷脸支付敲开了人工智能的阿里巴巴芝麻之门,率先拿下了“刷脸”市场,也奠定了其行业地位。从此,旷视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不仅成为AI应用领域的躬身践行者,更是各大科技榜的常客。2020年10月15日,“旷视智慧物流战略暨‘AI+物流产业联盟’发布会“,更是将旷视的技术实力展现在世人面前。而其在智慧物流领域的前瞻性布局,更是倍受业内人士关注。大会现场,旷视还发布了河图2.0版本,以及7款最新的物流机器人设备。聚焦战略,深耕智慧物流为产业赋能

物流 制造,将碰撞出啥样火花?

观众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观看智能物流机器人作业。王 初摄(人民视觉)四川省遂宁市高新区四川遂捷通物流有限公司仓库内,一台智能全自动交叉分拣设备正在车间作业。该企业自去年购入这台设备以来,快递从分拣到装运由原来的3-4小时缩短至1个多小时,每天最高能分拣10万件,不仅提升了分拣效率,还减少了用工成本。刘昌松摄(人民视觉)工业互联网平台帮助物流企业稳住订单,大规模物流机器人涌进生产车间,关键原料通过应急物流队伍及时送达……今年抗疫期间,物流业与制造业上演了不少联动融合的故事。与之相呼应的是,近年来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趋势不断增强。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社会物流总额中工业品物流占90%以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