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

造车

特斯拉“炒币”已大赚9亿美金,收益超造车一年

据外媒报道,电动汽车制造商的15亿美元比特币投资不仅让其登上了头条,还为公司带来了比去年汽车销售更高的利润。美国当地时间周五,比特币单价突破了5.5万美元关口,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如果特斯拉持有的比特币数量与1月31日持平,那么自1月以来其账面利润约为9.3亿美元(约合60亿人民币)。换句话说,这比该公司2020年全年电动汽车销售利润7.21亿美元高出近2.1亿美元(30%),约合人民币13.6亿元。以投资组合中的比特币数量计算,特斯拉是全球第二大上市公司,领头羊仍然是MicroStrategy,其持有71079枚比特币。不过,目前比特币的最大持有者是Grayscale Bitcoi

小米回应造车传闻:一直关注电动汽车发展 未到立项阶段

2月21日消息,来自《晚点》独家消息称小米已经确定造车,由雷军亲自带队。对此,小米方面回应称,一直有关注电动汽车生态发展,未到立项阶段。据晚点LatePost报道,小米已经确定造车,不过具体形式和路径尚未确定。据消息人士透露,小米造车或由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带队。消息一出,小米股价一度暴涨11%,收盘价30.65元。对此,小米方面称一直关注电动汽车发展,未到立项阶段。此前,小米就有造车传闻。2020年6月,小米商城官方微博发布写着“造车?我们是认真的!”字样的海报,并称将有新品发布。对此,外界猜测小米将要造车。随后,时任小米公关部总经理徐洁云社交媒体辟谣:“掌握一个原则就行:但凡说小米要造车

贾跃亭造车计划:国内与吉利合资,FF91明年Q1交付

澎湃新闻记者 陈宇曦1月28日晚间,贾跃亭创办的电动汽车公司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简称:FF)就以SPAC形式上市一事举行投资者电话会,由FF CEO毕福康对交易做出介绍。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电话会提供的演示文稿写道,FF、吉利(Geely Holding)与中国一座一线城市预期将成立合资公司,以支持FF在中国的生产以及建设FF中国总部。预期2025年开始生产,年产能在10万到25万辆之间。文稿写道,吉利将提供中端市场平台,在制造能力上提供帮助。这座一线城市将提供约2000亩(约合330英亩)土地,供合资公司使用。该城市还将在税收优惠、研发中心建设奖励上提供帮助。不过,文稿

百度官宣造车,“吹哨子股东”ARK重仓

百度似乎正在成为“女巴菲特”凯瑟琳·伍德眼中的下一个特斯拉。1月11日,在百度宣布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后,ARK旗下三大基金ARKK、ARKQ及ARKW同时加仓百度,再次购入近4万股百度股票,这也是2021年开年以来,ARK连续六个交易日加仓百度。(ARK持仓数据图)纵观ARK旗下基金加仓百度股票的轨迹,可以明显的看出这家国际知名基金对于百度这位“造车新物种”的看重。12月10日,ARK旗下专注于投资颠覆性创新上市公司的基金ARKK首次建仓百度,购入17万股百度股票,之后连续分批加仓,到了12月30日,ARKK的百度持仓量飙升至170万股,与此同时,ARK旗下另外一支基金ARKW也开

苹果要造车了?3月将与现代汽车签合作协议,2024年在美造车

1月10日,韩媒韩国IT新闻报道,现代汽车和苹果公司计划在今年3月份签署一项关于电动化的自动驾驶汽车的合作协议,并有望最早于2024年在美国开始生产。据韩媒援引业内人士的消息称,苹果和现代计划在起亚汽车(现代子公司)在美国乔治亚州的工厂生产新型汽车,或共同在美国投资建设新工厂。他们计划在2024年在拟议的工厂生产10万辆汽车,年产能为 40 万辆。为了使苹果汽车更完美,现代汽车和苹果计划在2022年推出苹果汽车的测试版本。8日,《韩国经济日报》报道,苹果正与韩国现代汽车集团洽谈自动驾驶电动车的合作事宜,双方目前正在就条款进行谈判。韩国报道称,这项合作计划是由苹果方面提出的,现代汽车已经完成了内

又一地产商造车?合生创展“少东家”携近20亿注资广汽蔚来

近日,因此前“比特币购车”而陷入舆论风波的广汽蔚来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次是因为其吸引来了合生创展朱氏家族的投资。1月5日,辞任合生创展集团董事会主席及执行董事职务不到一年的朱孟依,西装笔挺地出现在了广汽集团和珠江投管集团的战略合作签约现场。同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其合营公司广汽蔚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增资扩股方案,本次共计增资约24.05亿元。其中,广汽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广汽埃安增资约4.82亿元,另外约19.23亿元则由广东珠投智能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珠投智能”)投资完成。《国际金融报》记者查询发现,珠投智能的实控人正是朱孟依长子朱一航。据悉,在上述签约活动中,朱孟依是以元知科技

这家代工商或为苹果造车?其市值已飙升至210亿美元

据外媒报道,如今行业出现一个热门趋势,那就是新进入者倾向于将开发和制造汽车等复杂的资本密集型工作交给合同制造商。人们越来越多地依据汽车软件和电子设备来评判汽车,而非浪费时间和金钱品评金属车身。如果苹果真的像媒体报道所说的那样认真考虑推出自己的汽车,那么它几乎肯定会将生产外包出去,就像生产iPhone那样。苹果设计了这款智能手机及其操作系统,但聘请富士康将零部件组装成完整手机。至少有一家大型合同制造商已经准备好利用这个趋势,它就是加拿大的国际公司(Magna International)。Evercore ISI分析师克里斯·麦克纳利(Chris McNally)表示:“如果苹果真的想推出汽车,

苹果造车,动了谁的奶酪?

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25日电 (付玉梅)苹果造车的动态让一些人坐不住了。近日,大众汽车CEO发文评价称,苹果对大众带来的挑战要高于传统竞品丰田,而特斯拉CEO则公开质疑苹果的电池技术。争议之下的苹果造车,面临着哪些问题?又会动了谁的奶酪?苹果资料图 中新经纬 摄苹果造车迷雾过去几年里,关于“苹果造车”的新消息和猜测从未间断。相较于此前的造车传闻,近日的消息则披露出更多细节。据路透社22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苹果正在推进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并计划在2024年生产一款乘用车,其中可能包含该公司自己研发的突破性电池技术。该报道还提到,自2014年以来,苹果在造车上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据台湾《经济日报》2

恒大造车腾飞!800名顶级技术大咖助力电池研发

今日编织的双翼,决定明天腾飞的高度。恒大电池研究的双翼必能帮助恒大汽车高远腾飞!终于,恒大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科研团队,首次揭开神秘“面纱”。实力吸睛!顶配大牛集体加盟12月7日,许家印来到了位于深圳的恒大全球电池研究院,视察了研究院的电池研发进展。首露“真容”的恒大全球电池研究院,阵容堪称豪华!恒大全球电池研究院的院长李浚秀,此前是原韩国SK集团电池研究院院长,是国际著名电池科学家。此外,来自日本雅马哈、韩国LG、SK、三星等一大批全球顶尖科学家也被恒大收入麾下,目前核心科研团队超800人。作为新晋新能源汽车巨头,恒大能拥有如此高端的人才配置,更印证了其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些电池领域大牛

“房企造车”西安实探:恒大项目基地建设“遮遮掩掩” 宝能的房比车先“上市”

大众网·海报新闻讯 有商界人士曾总结认为:粤商更为低调,喜欢闷声发大财。不过恒大、宝能这两家总部在广东的房企,在造车这件事上却一点也不低调,甚至是造车新势力中最为高调的两家。但正所谓“树大招风”,据第一财经等媒体报道,11月中旬国家发改委向各地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及项目情况调查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第三条要求各地提供本地区纯电动汽车项目规划和招商引资情况。其中明确要求各地详细报告恒大、宝能等企业2017年以来在当地投资以及拟投资建设的新能源整车和零部件项目,包含土地占用、建设内容、项目进展、完成投资等情况。发改委调查关注下的宝能、恒大造车究竟成色几何?近日,大众

放弃造车!戴森承诺斥资36亿美元投资AI、机器人等

本文转自【网易科技】;11月29日消息,据外媒报道,自从研发电动汽车的计划取消后,家电品牌戴森(Dyson)正对其产品路线图进行重组,承诺在人工智能(AI)、机器人和能源储存等领域进行投资。该公司表示,计划在未来5年投资27.5亿英镑(约合36.6亿美元)用于开发新技术和产品。戴森公司由亿万富翁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创立,并以生产真空吸尘器而闻名。该公司最近表示,计划到2025年大幅增加其产品种类,并进入新领域。尽管该公司没有提供任何投资细节,但这些投资将集中在新加坡以及英国和菲律宾。去年,该集团曾尝试将总部迁往新加坡,引发颇多争议。一年多前,戴森放弃了在新加坡开发和生产电动汽

任正非: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11月25日,华为发布任正非签发的《关于智能汽车部件业务管理的决议》,正式将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IAS BU)的业务管辖关系从ICT业务管理委员会调整到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同时任命汪涛为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成员。任正非重申:华为不造整车,而是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提供商。“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插画:《中国经济周刊》美编 孙竹文件中称,这两年来,尽管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但我们要清楚,打造ICT基础设施才是华为公司肩负的历史使命,越是在艰苦时期,越不能动摇。文件全文如下:关于智能汽车部件

华为不造车,却造出汽车内核

本报记者 陶 震就如同所有使用英特尔处理器的电脑都要贴上“Intel Inside”标签、所有应用徕卡摄像头的手机都要打上“LEICA”标志、所有采用杜比音效的音响都印有“Dolby Audio”认证一样,未来,所有基于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开发的汽车都会打上“HI(HUAWEI Intelligence,即华为智能)”品牌标识。HI品牌的出现,标志着智能汽车将内置华为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要素,华为也将用“HUAWEI Inside”的方式,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一辆车。目前,汽车产业深处百年不遇的转型期,经历由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电气化、网联化等多产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阶段过渡,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数

手机业务芯片短缺,华为真的不会造车吗?

尽管多次公开否认造车,11月16日,又传出华为消费者BG正在与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进行整合的传闻。虽然这一消息还未得到华为方面的确认,但手机业务芯片短缺,用汽车填补业务空缺也在情理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华为此前曾多次表示不会造车,若确实把汽车业务整合进消费者部门,to C属性进一步增加,将来是否有可能像恒大一样进入造车领域也未可知。华为汽车业务发展大事记合并传闻据36氪报道,华为消费者BG正在与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进行整合,总负责人是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目前两个部门在投资层面已经合并,人员和业务上还没有变化。曹小彧 摄 资料图在华为的组织架构中,BU(Business Unit)是与BG

蔚来遭做空 造车新势力涨势遇挫

电动化和智能化有望为新能源车企贡献长期增量截至上一交易日(北京时间11月14日凌晨)美股收盘,纳指等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逾1%。受香橼资本看空蔚来汽车影响,中概股新能源车高位跳水,造车新势力三巨头(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当日股价集体下挫。其中,蔚来汽车收跌逾7%,小鹏汽车跌超6%,理想汽车跌超1%。 香橼资本在其报告中指出,基于各方面分析,蔚来汽车的目标价应为25美元,即相当于被做空前的股价上“腰斩”。报告发布后,蔚来汽车最终收跌7.74%,报44.56美元/股。 蔚来汽车被看空也影响到了在美上市的其他两家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截至当日收盘,小鹏汽车跌6.13%,收报41.99美

华为:虽不造车猛于造车

本文转自【中国汽车报网】;继去年上海车展“惊艳”全场之后,华为再一次成为汽车产业竞技舞台上的闪耀之星。2020年北京车展期间,华为有备而来,先是举办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生态论坛,后在展区全面展示汽车业务板块的重磅成果。给人的直观感受即是,凡与智能汽车相关的关键技术和部件,华为都“承包”了。虽不造车,但从其潜力上看,却是猛于造车。“过去一年多进步还是挺大的。我们把去年在上海车展上讲过的、想做的和正在做的,都在2020年北京车展上展出了实物。当然,真正‘上车’量产还有个过程,争取在2022年初实现这个目标,让大家能去体验、去驾驶。”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为今年已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