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天破纪录 中国3名航天员即将返回地球
据新华社电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8时56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实施分离。截至目前,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已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分离前,航天员乘组在地面科技人员的配合下,完成了空间站
据新华社电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8时56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实施分离。截至目前,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已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分离前,航天员乘组在地面科技人员的配合下,完成了空间站
中新社旧金山9月15日电 美国东部时间15日晚,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佛罗里达州用“猎鹰9”火箭将“龙”飞船成功送上太空。由4名非专业宇航员组成的“太空旅行团”将在绕地轨道上飞行3天。 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称,美国东部时间20时02分,载有4名“全平民”太空游客的“龙”飞船在佛罗里达州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恩霆 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8时46分,美国航空11号航班遭劫持并撞上纽约曼哈顿世贸中心北塔; 9时02分,美国联合航空175号航班遭劫持并撞上纽约曼哈顿世贸中心南塔; 9时37分,美国航空77号航班遭劫持并撞上五角大楼; 10时03分,美国联合航空93号航班
说到拍照,我们自然地联想到摄像头和快门,将摄像头对准需要观测的东西,快门一按,就能得到一张在二维像素点上填上三原色坐标的数据构成的图像。 但是对于卫星观测地球(地表/地球大气)来说,具体的成像原理就会稍微复杂一些。 扫描方式 卫星按照轨道可以分为和。我们知道,地球的自转角速度是固定的,若要用一个卫星
据媒体报道,今日,“时代精神耀香江”之仰望星空话天宫活动在北京和香港两地成功举办。在此次活动中,神舟十二号乘组人员和香港科技工作者、教师以及学生进行了一场不一样的天地连线。据介绍,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刘伯明通过连线带大家参观了天和核心舱,除了介绍航天员日常工作操作,还展示了航天员的生活日常。值得一提的是
说到航天员,大家都会想到他们在太空遨游的壮举,非常敬佩。在我国,大家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杨利伟,他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也是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的第一个人。当时,全国人民关注着这一大事,一起等待着他的归来,杨利伟也成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大英雄。 在我们看来,航天员是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但他们
说到航天员,大家都会想到他们在太空遨游的壮举,非常敬佩。在我国,大家印象最深的应该是杨利伟,他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也是乘坐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的第一个人。当时,全国人民关注着这一大事,一起等待着他的归来,杨利伟也成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大英雄。 在我们看来,航天员是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但他们
#宇宙生活指南#太阳系以外还会不会有太阳系?严格来说,太阳系在宇宙中只有一个,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第2个太阳系 …
说起《拳皇》系列的BOSS们,玩家们总是在讨论他们毁天灭地的力量和强度,很少有人注意过他们悲惨的一生。就拿人气最高之一的BOSS大蛇来说吧,玩家们重点讨论的总是这位BOSS如果真正觉醒,作为“地球意志”的他有多么的恐怖。但只要仔细了解大蛇在游戏里的剧情就会发现,大蛇真的很惨,惨到让人忍不住心疼。
6月17日9时22分,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由此开启太空之旅,并成为首批进驻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今天(6月23日)是三名航天,员进驻空间站的第7天,他们将有一项重要的工作一进行天地通话。央视新闻特别节目邀您关注中国空间站最新动态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计划在7月20日乘坐“新谢泼德”飞船前往太空旅行。就在他公布了这一消息之后,美国的互联网上就出现了“别让贝索斯重返地球”的主题,并且该主题获得了超过4.1万人的请愿支持。 据悉,在下个月的这次太空旅行中,贝索斯将会乘坐自家的太空探索公司蓝色起源公司负责。这次旅行将持续十分钟,
#美国超4万人请愿别让贝索斯重返地球#【美国超4万人请愿:不要让超级富豪贝索斯太空旅行结束重返地球】美国超4万人请愿:不要让超级富豪贝索斯太空旅行结束重返地球。据美国商业内幕网20日报道,亚马逊创始人、超级富豪杰夫·贝索斯此前高调宣布,他将于下月20日乘坐“新谢泼德”飞船前往太空旅行。在他宣布消息后
5月15日,天问一号携带的探测车“祝融号”在火星着落,实现“绕、着、巡”目标的第二步,即将开始第三步巡视探测工作。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在火星着陆探测器的国家,并成为第二个部署火星车的国家。 探索宇宙,可能是人类最浪漫的梦想。经过人类的不断努力与科技手段的进步,探索宇宙早已跨过了纸上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作为肩负着守护“地球的爱与和平”重任的瑞纳宝贝天使们,自然更加注重对于环境的保护。保护地球是我们大家应尽的义务,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每一个人。 人与自然的关系息息相通。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将人与自然视为生命共同体,像爱护生命一样珍惜自然,才能最大程度地获得大自然积极的馈赠
今天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于1970年发起。 世界地球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每年,我国都会设立一个地球日主题,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而保护环境、珍爱自然的意识
中新网3月18日电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网站报道称,据预测,3月21日,2021年的最大小2001 FO32将最靠近地球,在距离地球约200万公里的地方飞掠而过。这将为天文学家提供一个难得的机会,仔细观察这颗小行星。近地物体研究中心(CNEOS)主任保罗·乔达斯表示:“我们非常准确地知道2001 FO32围绕太阳的轨道路径,因为它在20年前被发现,并一直被跟踪”,“这颗小行星离地球的距离不可能小于200万公里。”但是从天文学的角度来看,这个距离是很近的。这也是2001 FO32被指定为“潜在危险的小行星”的原因。在短暂的访问之后,2001 FO32将继续它孤独的旅程,直到2052年才
目前,与诺斯罗普·格鲁曼系统公司签订“攀升系统(MAPS)”定单合同,将为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的航天任务提供推进支持和相应产品服务,加上前不久“毅力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表面,这份定单合同使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距离实现火星样本采集(MSR)更近一步,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行星探索计划,将建立在几十年的科学、知识和火星探索经验的基础之上。预计这份合同基本服务费用达到6020万美元,最大可达到8450万美元,该合同于3月4日起生效,有14个月的基准期,之后有两个选择期,具体由美国宇航局自行决定。火星样本采集计划的下一步,美国宇航局和欧洲航天局将为样本回收着陆器任务和返回轨道任务提供组件,样本回收着陆器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科技日报北京1月12日电 (实习记者 张佳欣)近日,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科学家在化学研究领域核心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论文称,一种名为苯基磷二酰胺(DAP)的简单化合物在生命出现之前可能就已存在于地球上,它可以通过化学手段将名为脱氧核苷酸的微小DNA结构单元编织在一起,形成原始的DNA链。 该发现指出了DNA与RNA作为相似化学反应的产物一起出现的可能性,而第一批自我复制的分子,即地球上第一批生命的形式,正是这两种分子的混合体。近几十年来,“RNA世界”假说在生命化学领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该假说认为早期生命分子完全基于RNA,而DNA仅在后来作为RNA进化的产物才出现
未来如何从返回?最新研究显示,他们可以利用火星上的甲烷制造。目前,研究人员已设计一种最新方法制造以甲烷为基础的火箭燃料,他们希望该燃料能使火星返程地球变得切实可行,据悉,该观点之前是由埃隆·马斯克和SpaceX公司的工程师们提出的,他们考虑如何利用火星冰层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产生甲烷中的碳、氢分子。所以,从理论上讲未来宇航员可以利用这项技术将火星上的冰和二氧化碳等物质转化为返回地球的火箭燃料,这种新方法目前还仅是一个“概念验证”,这意味着当前仅在实验室中进行过测试,而没有在现实环境中实测。尽管如此,负责这项研究的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物理学家辛霍林(音译)称,在该技术完全实现之前,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工程设
(原标题:WHY IS EARTH STILL HABITABLE AFTER BILLIONS OF YEARS? IN PART, WE'RE JUST LUCKY.) 作者 | 小小出品 | 网易科技《知否》栏目组(公众号:tech_163)在上的任何地方,无论在空气、海洋、陆地亦或是地下深处,我们几乎都能看到生命的存在。地球过去曾发生过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有些甚至灭绝了大部分生命。然而,自从生命在地球上出现以及不断进化以来,还没有任何事件彻底灭绝过生命。 这意味着,尽管曾发生过许多生命灭绝和其他重大事件,但在过去30亿到40亿年内,地球气候始终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图1:艺术渲染图中
700亿件!这个庞大的数字是国家邮政局的监测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6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超700亿件,超过去年全年。这三个月,快递量实现了从500亿到600亿再到700亿的大跨越。火爆的线上消费是这个数字背后的真正力量,在2020年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再次令人刮目相看。商流是物流的生命线,物流则驱动着商流。复工复产、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活力就充斥在这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中,但是快递却又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马不停蹄的货车,穿梭街巷的快递小哥,路途遥远能克服,风霜雨雪我不怕,消费活力被他们从网络中带到了现实。消费者动动鼠标,机器运转开来,商家开始发货,快递小哥跨上摩托,
新华社东京12月6日电(记者华义)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回收舱当天在澳大利亚南部着陆。该机构将对回收舱可能携带的微量小行星样本进行研究,隼鸟2号探测器在释放出回收舱后继续其小行星探测之旅。经过约6年的太空飞行,隼鸟2号探测器于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舱分离。回收舱于东京时间6日3时(北京时间2时)左右降落在澳大利亚南部沙漠地带。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将在当地进行回收并尽快将其运回日本。隼鸟2号探测器在与回收舱分离后继续太空之旅,预计将在2031年左右抵达编号为1998KY26的小行星进行不采样探测。隼鸟2号2014年12月从日本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
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开幕式现场。中科星图供图中新网成都11月25日电 (郭超凯)什么是数字孪生地球,数字孪生地球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如何构建数字孪生地球,从数字孪生地球理念到产品落地和实践需要突破哪些关键性技术……在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与会专家就数字孪生地球构建、北斗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数字地球概念在1998年最早由美国提出,它是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产业深度融合构建的数字化的地球,是真实地球的镜像,体现为虚实之间的精准映射,需要借助卫星的对地观测数据和导航定位参数。谷歌公司的谷歌地球(Google Earth)由于借助美国在遥感对地观
近日,一颗直径在370米至820米之间的小行星正在接近地球,俄媒刊文称,该小行星上的矿物价值达174亿美元。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日报道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地天体研究中心的网站发布消息称,该小行星编号为153201(2000 WO107),其将于北京时间11月29日13时以最小距离接近地球,这将发生在地月间距11倍的距离处。因此,尽管这颗小行星也属于潜在危险物体,但因为它横穿地球轨道,故此次飞掠不会对地球构成威胁。该小行星令人感兴趣的是其他方面。按照收集了60万颗小行星数据的Asterank数据库评估,153201(2000 WO107)号小行星上的矿物包含镍、铁和钴,总价值估计
刚刚落幕的2020中国科幻大会上,《流浪地球》热度延续。这部上映于2019年年初、票房高达46.88亿元的科幻电影横空出世般,把中国科幻产业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会期间发布的《2020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科幻产业总值、科幻阅读市场总值、周边产品市场总值等均有大幅增长,全都不同程度得益于《流浪地球》的热映。但不可否认的是,之后的近两年时间里,《流浪地球》托举起的科幻热潮渐渐沉寂,科幻产业暂时没有新的爆点。所有人都在关心,《流浪地球》的辉煌可超越吗?中国科幻产业的前路又在哪里?让科技创新激发科幻想象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脑机接口、深空探测……科技突飞猛进,科幻与现实的边界越来越模
3500年至20万年后地球和人类会发生什么?一起去了解一下吧!3500年后,人类对火星进行了为期1000年的大规模改造完毕,火星表面恢复了海洋,大气成分被调整到了适合程度,在接近地球地核中安置了制造人工磁场的设施,以保护火星不受太阳风和宇宙射线的侵袭,整个火星看起来就像第二个地球。人类大量移民火星,火星政府成立,火星从地球政府的管辖范围内脱离,并宣告火星人类这一全新人种的诞生。4000年后,量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达到新高度,一种叫做预言机的超级计算机诞生,这是有史以来充满神秘色彩的伟大发明,可以根据现有信息推算预估出未来某个事物1000年内的发展,准确率高达95%。但是,这种预测又可以被人为改变
人类生活在一个异常守则的宇宙之中 ,太阳系绕着银河系中心转动,地球和其他行星绕着太阳转动,而每一颗行星又有自己的自转规则。太阳系并非像书中的照片一样,是一个在固定位置转动的体系,而是太阳带着自己的行星小弟,在宇宙中进行超高速巡游!在如此严格的运动体系下,如果地球停止转动,那么整体规则都会被打破,地球也将经历前所未有的灾难。最直观——昼夜异常:地球的自转一圈,就是地球的一天,就像是烤羊肉串,地球每天旋转一周,让地球上的每一块地方,都可以受到太阳的“烘烤”。但是如果地球停止转动,那么地球就会失去全自动的均匀烘烤,变成单一的一面烘烤,地球的一半会经历半年的白昼,而另一半则会经历半年的黑夜,地球的一天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却不断寻找着外星生命,如果真的存在外星生命,为何他们不来寻找我们?或许人类科技过于落后,外星生命对地球不屑一顾;或许地球处于宇宙的“郊外”,没有生命会靠近这里;或许人类就是宇宙中第一个高级文明?人类是宇宙第一个高级生命,这可能吗?人类探索宇宙多年,虽然尚未离开太阳系,却已经观察了不少天体,并且不断向宇宙发送信号,希望有其他文明联系地球。然而漫长的时间里,没有任何外星生命联系地球,似乎其他生命对地球完全没有兴趣。对此我们有很多种解释:地球的生命信号没有到达另一个存在生命的世界?外星生命已经联系过地球,但是人类不能理解?地球是宇宙的“监狱”,没有人愿意和我们沟通?存在“宇宙管理者
国家的概念来自于城邦,城邦的概念来自于部落,是人类合作规模不断扩大的产物。现代文明的发展,让人类合作的规模越来越大,现在连地球可能都装不下了,而是要登陆火星,建立人类的殖民地。那么在火星上,人们将如何生活,遵循什么样的法律呢?SpaceX公司创始人,正在打造火星星舰,准备在火星上建立百万人口大城市的马斯克,在火星学会年度会议上说,他希望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在火星上建立一座可自我维持的城市,以减少人类文明(灭绝)的风险。而火星上的殖民地,马斯克周五说,将是独立自由的,不受任何地球政府管辖,争端将通过真诚建立的自治原则解决。目前有志于殖民火星,并已雄心勃勃开始付诸行动的,确实还只有马斯克一个人
诺基亚在我们这,其实也就剩下一点情怀。但它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雄心壮志。地球占领的差多了以后,诺基亚这次把目光瞄准了月球。近日,美国宇航局( NASA )发布公告:授予诺基亚公司 1410 万美元在月球上部署蜂窝网络。*截图来自 NASA也是地球之外,“太空中的第一个 4G 网络。“消息一出,各地网友都被惊呆了。话说月球一片荒凉,你开通 4G 给谁用?*截图来自微博人家外星人差你这点 4G 吗。*截图来自微博对于各种质疑,美国宇航局局长特地开了个直播,表示没人只是暂时的。因为等到了 2028 年,NASA 将会建立一个规模空前的月球基地。而且这只是一个开始,暂时是建立一个 4G 网络,以后还要过
宇宙如此之大,但是因为我们的科技条件限制,我们发现只有地球拥有着生命,而我们所居住的这颗星球,它的年龄高达46亿年。然而在最近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地球年龄也许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而它的内核真实年龄也许比46亿年还少。我们曾今是如何得出地球年龄是46亿年?对此,我们就要追溯到地球诞生之前,我们的地球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我们的银河系孕育出了太阳系,而在太阳系的星云当中,我们的地球也因为各种各样的机缘巧合,诞生在了这个星系当中,而太阳系孕育出地球的那一刻,地球也就拥有了年龄。而对此我们通过了解地球的年龄的方式,则是通过研究地球的地质环境,因为运用其他的方法研究地球,都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因为我们都知
来源:新浪科技这幅渲染图展示了第一颗确认的地球大小行星在宜居范围内绕远方的恒星运行。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太阳系之外,至少有二十多颗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适合生命生存。研究人员在9月18日的《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写道,这些行星比地球稍微古老一些、湿润一些、温暖一些以及稍微大一点点。所有这些因素可能意味着,其中的一些行星将成为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目的地。“我们必须专注于一些最有可能孕育复杂生命的行星。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警惕,不能过于执着地寻找第二个地球,因为可能有的行星比地球更适宜生命生存,”华盛顿大学的天体生物学家德克·舒尔茨-马库奇说。寻找超宜居行星到目前为止,天文学家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存在“起点”,暗能量相关的研究则认为宇宙存在“终点”但相比玄之又玄且只可能发生在数十万亿年后的宇宙末日,地球的寿命和结局才是更值得关心的事,毕竟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地球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从天体分类标准来看地球属于无法自行核聚变的行星,所以不可能发生大规模的质量亏损,因而在理论上地球的寿命是可以无限长的。但在宇宙中决定天体命运的一般都不是天体本身,而是该天体的“公转对象”。所以地球的命运更多取决于太阳,或者太阳的“公转对象”银河系。首先我们来复盘一下太阳系的诞生与演化基于对太阳系内各类天体的分析结果,目前的科学界一致认为太阳系起源于46亿年前的一次分子云坍塌。一场
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 系列征文赛。自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开始到现在,地球上的生物经历着不断的起起伏伏、反反复复。随着地球气候的不断变化,它们也在不断地兴起、灭亡、再迎来新的物种爆发,甚至出现过导致全球80%甚至90%以上生物消亡的大灭绝事件。每一次的生物大灭绝,都是地球生物的一次重新洗牌。我们最熟悉的一次,就是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生物大灭绝。在那次大灭绝事件中,统治地球长达1.6亿年的恐龙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哺乳动物得以崛起,最终为人类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在地球的历史上,这样的大灭绝事件发生过5次。有人说,今天我们正在经历着第六次大灭绝事件,不过这个说法目前仍然在讨论中。但是,科学家
在一项新研究中,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奇特的系外行星——它的大小与地球相当,公转周期为3.14天,该数值恰好约等于圆周率π,因此喜提“π地球”的光荣称号。需要指出的是,“π地球”只是一种有趣的巧合,或者说是人类对数字游戏的执念,并没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实际上,这颗系外行星名为K2-315b,距离地球约186光年,紧密环绕着一颗红矮星运转。据介绍,天文学家对K2-315b的探测可以追溯到2017年,美国宇航局NASA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执行第二次扩展任务时首次注意到它的踪迹。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搜寻系外行星采用的是最常见的凌日法。凌日法的原理很简单,即当行星从恒星前方掠过时,会导致恒星的视觉亮度出现轻微下
在1960年人类第一次成功进入太空之后,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就变成了火星,火星作为地球的近邻,位于宜居带上,从外面 …
人类有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越难以捉摸的事情,就越想知道它的谜底。生命到底如何起源?同时又如何发展到今 …
太阳系、地球诞生时间已经有数十亿年时间了,我们地球生命起源也有数十亿年时间,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想揭开太阳系 …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开玩笑说:地球可能都快装不下你了!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人类可以寻找到真正的宜居星球, …